無人機國家隊最後一塊拼圖—虎科無人機產業人才技術培育基地
作者:虎尾科技大學無人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
打造無人機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發基地
為因應全球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產業需求,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推動 「無人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以無人機設計、製造、檢測與應用為核心,建立完整的無人機技術研發與培訓體系。計畫具體目標與願景是透過先進設備實驗室建置、專業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推動,強化台灣無人機產業競爭力,並支援無人機相關前瞻技術發展。
無人機產業的基礎為人才培育及技術研發,虎科大自111年獲教育部補助新台幣9000萬元,加上學校補助款總經費超過一億元,打造「無人機先進製造與檢測實驗室」,包含無人機製造、系統檢測、AI雲端運算與飛行驗證等專業實驗室,拼整完成「無人機國家隊」的最後一塊拼圖,並與國內產業夥伴進行技術合作,提升無人機研發效能,縮短產品開發與驗證週期。
而為積極整合校內外相關研究資源,提升無人機前瞻技術之研發成效,特成立兼具技術研發與教學推廣之「無人機卓越中心」,負責教學推廣和人才培育的核心目標,兼具發展產學接軌的技術研發。此外,透過專業跨域學程設計,計畫也成功培育出具備無人機製造、系統整合、檢測與智慧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加速產業技術落地與發展。
基地已於113年5月3日由前教育部劉孟奇政務次長、技職司楊玉惠司長與無人機重點廠商,於嘉義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親自揭牌,凸顯政府對於無人機產業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視,以及計畫執行績效的肯定。
圖一、無人機基地由前教育部劉孟奇次長、楊玉惠司長與產官學代表共同揭牌
技術創新—提升無人機製造與檢測能量
-
無人機先進製造技術發展
傳統無人機製造過程繁瑣,涉及機體結構設計、材料加工、動力系統整合等多個關鍵環節。為提升製造效率與產品品質,計畫建置無人機製造實驗室,導入輕量化複合材料技術、高精度加工設備與標準化製造流程,提升無人機機體剛性與耐用性,降低生產成本與時間。
圖二、無人機製造實驗室類產線設備與正式發表現況
-
無人機檢測與性能驗證
無人機的飛行穩定性與可靠性至關重要,因此計畫設立無人機檢測實驗室,配備大型低速風洞測試設備、結構振動測試系統、推進動力系統測試平台、以及溫度循環測試實驗室,確保無人機在不同飛行條件下的穩定度與耐久性。此外,透過環境模擬與疲勞測試,研究人員能進一步優化無人機機體結構與飛行性能,確保產品符合產業標準。
圖三、無人機檢測實驗室大型低速風洞及其測試實況
-
無人機智慧應用技術推動
除製造與檢測外,無人機的智慧應用場域涵蓋農業監測、環境巡檢、物流配送、智慧交通與國防應用等領域。計畫透過「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建立無人機飛行驗證場域,提供實際應用測試環境,模擬多種作業條件,讓無人機在不同環境下執行多樣化任務,進一步優化飛行控制技術與應用場景。
圖四、無人機於蜂群控制及精準農業之智慧應用實拍畫面
計畫展望:第二期AI賦能計畫
在第一期計畫奠定無人機設計、製造、檢測與應用的基礎後,第二期計畫將聚焦於AI賦能技術,提升無人機的智慧化、自主化與數據應用能力。
-
AI 賦能計畫目標:
-
智慧飛行技術開發:結合AI技術,提高無人機的自主飛行能力,優化飛行決策與導航。
-
智慧檢測與數據分析:透過AI演算法,即時分析無人機檢測數據,提升診斷與預測能力。
-
產業智慧應用深化:導入AI技術於農業、國土監測、工業巡檢、軍事國防等領域,擴展無人機商業應用價值。
AI賦能計畫不僅將提升無人機技術能力,更將與產業鏈緊密合作,推動產業標準制定,建立台灣無人機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圖五、無人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第二期AI賦能計畫之發展藍圖
人才培育—建構跨領域無人機跨域學程
人才培育是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為滿足無人機產業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虎尾科技大學針對無人機技術開設「無人機跨域(AI)學程」,結合機械、資通訊、AI應用與飛行技術,以實務導向的培訓模式,培養具備無人機設計、製造、檢測與智慧應用能力的跨領域人才。學程課程涵蓋:
-
基礎課程:無人機結構設計與製造、無人機概論與飛行原理、人工智慧概論。
-
進階課程:無人機智慧導航、邊緣運算、無人機複材製造與檢測技術。
-
實作專案:與產業夥伴合作,開發無人機智慧應用技術,落實學用合一。
圖六、「無人機跨域學程」推動產業需求導向的全方位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發
目前計畫已培育超過100名專業人才,並與產業界合作開發實務課程,強化學生的實作經驗,縮短學用落差,未來能無縫接軌產業,提升人才就業競爭力。
產學合作與未來展望
計畫積極促進產學合作,與國內無人機產業重點廠商建立夥伴關係,包括雷虎科技、經緯航太、璿元科技、新樂飛無人機、臺灣希望創新、國防科技單位等,共同開發無人機技術應用,推動無人機技術標準化,並建立測試驗證機制,確保無人機系統安全性與可靠性。
未來,計畫將持續深化無人機技術研發,並推動以下關鍵發展方向:
-
提升無人機製造標準化,推動產業規模化發展
-
強化無人機檢測與認證機制,確保技術穩定性
-
深化AI無人機技術整合,推動更高效能的智慧飛行應用
-
推動產學研聯盟,與國際接軌,提升台灣無人機競爭力
透過無人機技術創新與專業人才培育,計畫將持續推動台灣無人機產業發展,為全球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無人機技術與應用,強化台灣在國際無人機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