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7 國防航空產業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摘要
作者: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2025-2027航空產業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依據航空產業價值鏈,涵蓋:1.運輸產業(如:長榮、華航)、2.整機產業(如:波音、空中巴士)、系統/零組件製造產業(如:漢翔、利翔)及3.航空維修產業(如:華航、長榮航太)共四個次領域。本調查僅針對系統/零組件製造、航空維修等後兩個次領域為範疇,以瞭解航空產業面對快速變遷的發展趨勢與競爭環境,業者所需關鍵專才及應具備之技能需求。
一、產業趨勢對人才需求影響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後疫情時代的雙重挑戰下,航空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一方面,國際社會對航空業的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另一方面,產業正努力從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復甦。目前國內外航空產業發展呈現以下趨勢:
(一)國際市場前景看好
美國波音公司(Boeing)在2024年7月發布的全球航空市場預測報告指出,未來20年(2024年-2043年)航空客運量(RPK)成長率將達4.7%,波音公司預估全球航空公司未來20年將需要43,975架新機,而受到中國大陸、印度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大幅度成長的刺激,亞太地區將占新飛機產值市場的40%以上,新機市場需求量為19,180架。與此同時,新型客機和發動機陸續推出,大幅提升了效率與環保標準,這將支持未來20年航空市場持續擴張。
在環保政策方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已承諾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其中最關鍵的兩大技術路徑是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推廣和機隊更新;在後疫情復甦方面,隨著各國逐步解除防疫限制,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官方報告到2023年底,全球航空客運量已達到疫情前水平的97.5%,預計將在2025年超越疫情前的規模。
(二)內需市場政策支持
隨著國際地緣政治發展,無人機扮演關鍵作戰角色,促使各國加速推動無人機自主研發能量,政府已將軍工產業(航太產業及無人機產業)列入「五大信賴產業推動方案」,將持續推動國機國造,並透過內需市場與補強技術缺口等方式,打造無人機供應鏈。航空產業部分,藉由國防內需市場訂單帶動國內航空產業發展,其中國機國造目前目標是自主研發和製造66架新式高級教練機,並預計115年全數交機。
無人機產業部分,藉由國防需求協助產業練兵,開發六款軍用商規無人機(微型、監偵型、戰術型、目獲型、陸用型及艦載型),並進行大規模量產。同時運用研發補助資源,發展無人機關鍵模組(如通訊、酬載、飛控等)與技術(如AI影像辨識、自主飛行等),透過國防、公務內需需求,完善自主無人機能量,擴大產業規模。
綜合來看,軍工產業市場將成為國內航空公司重要的商機來源,有助加速產業發展,未來政府應持續透過國防需求,帶動民間航太產業升級,提高自主研發與製造能量。
(三)接軌國際供應鏈
在經濟部的積極推動下,臺灣航空產業已成功切入機體結構、引擎、內飾等全球航太產業鏈的關鍵領域,許多臺灣廠商與波音、空中巴士、龐巴迪、奇異等世界頂尖大廠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提供優質可靠的零組件及服務,並因表現優異獲得5年以上長期訂單。這證明臺灣航太產業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成功接軌全球供應鏈。
同時無人機產業方面亦持續提升競爭力,經濟部於113年9月10日成立「臺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並由業者推舉具備國際合作談判實務經驗的漢翔公司擔任聯盟主席,帶領聯盟成員洽接國際市場商機,強化與歐美日國際技術合作。
二、人才需求質性分析
根據前述產業驅動因素及企業因應動態,本調查彙整出2025~2027年國防航空產業9項主要關鍵職務,包含研發工程師、製程工程師、品保工程師、專案管理工程師、行銷業務人員、採購工程師、飛機維修工程師、線上技術人員及網路安全工程師等人才。透過匯聚多元人才和整合各類資源,建立完善的專案管理和品質控制體系,方能有效提升產品品質與交付效率,在全球供應鏈中突顯臺灣優勢。其中,各項人才欠缺主要原因為缺乏具相關學、經歷或技能之人才供給、及不易辨識招募對象能力水準;而品保工程師、採購工程師、線上技術人員之欠缺原因,亦包含薪資與福利競爭力相對不足問題;其他包括研發工程師、維修工程師、專案管理工程師,及新興職務之網路安全工程師則面臨優秀人才易被其他產業或國家挖角之問題。
整體而言,航空產業專業人才條件,在學歷需求方面:除了線上技術人員為高中以下外,其餘職類則要求大專學歷;在科系背景方面:各項人才大部份均需工程相關學科背景,如機械、航空、材料、工業、電機與電子等工程學類,其中專案管理工程師、採購工程師亦需具商業管理、國際貿易學科之背景,且因工作性質也需具外國語文(如英、日語)學科能力。
承上所述,在工作年資方面,除了線上技術人員無年資門檻限制,無工作經驗亦可外,其他8項人才均要求具工作經驗。其中,研發工程師、製程工程師、專案管理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等4項工程師要求至少2至5年工作經驗,其餘人才年資要求較短,工作經驗未滿2年亦可。此外,在招募情形方面:廠商反映研發工程師、製程工程師、品保工程師、專案管理工程師及維修工程師等5項職項招募具有難度;各職項之人才招募均以本國人才為主,尚無海外攬才需求。
關鍵職務 | 人才需求條件 | 招募情形 | ||||
---|---|---|---|---|---|---|
工作內容簡述 | 最低學歷/學類科系 | 能力需求 | 工作年資 | 招募難易 | 海外攬才需求 | |
研發工程師
|
熟習設計、材料、航電、程式、製程等相關知識,具備現場實作與管理、航空專業英/日語能力,且瞭解智慧製造、大數據之產品研發人員 |
大專
|
|
2-5年 |
困難 |
無 |
製程工程師
|
熟習設計、材料、製程、CNC加工等相關知識,具備現場實作與管理、航空專業英/日語能力,且瞭解智慧製造、大數據以導入、管控、精進製程 |
大專
|
|
2-5年 |
困難 |
無 |
品保工程師
|
具備品質管理、航空認證、供應鏈管理相關知識,且具備航空專業英/日語能力,以負責品管/品保事務 |
大專
|
|
2年以下 |
困難 |
無 |
專案管理工程師
|
透過專業知識、管理能力、智慧製造與大數據能力及航空專業英/日語能力,管理、推進專案進度 |
大專
|
|
2-5年 |
困難 |
無 |
行銷業務人才
|
以航空專業英/日語能力及國內外業務能力爭取訂單,並具備供應鏈管理能力以協助客戶瞭解、掌握供應鏈 |
大專
|
|
2年以下 |
普通 |
無 |
採購工程師
|
具備航空專業英/日語能力、管理庫存與供應鏈能力,有效採購物料與服務 |
大專
|
|
2年以下 |
普通 |
無 |
維修工程師 |
具備航空專業英/日語能力以確認相關規定,且可執行機械與航電之檢查與修護 |
大專
|
|
2年以下 |
困難 |
無 |
線上技術人才
|
具備CNC機械加工機台操作與基本控制能力、基礎檢驗量測等能力 |
高中以下
|
|
無經驗可 |
普通 |
無 |
網路安全工程師
|
資安工具導入、防護設計教育訓練、合規性和稽核以及安全檢測與評估等相關工作。 |
大專
|
|
2-5年 |
普通 |
無 |
資料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2025-2027國防航空產業專業人才需求推估(2024/12)
調查單位: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