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領人才的就業趨勢與人才培育
作者:鍾文雄/一零四資訊科技(股)公司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全球企業與政府為實現2050年淨零轉型,紛紛制定階段性的減碳目標,按照政府公告的時程,2025年起上市櫃公司均應編制永續報告書;2026年起,環境部也將針對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開徵碳費,不管是在政府機關、學校或企業單位,綠領人才將扮演關鍵角色。依據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完成的2024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的調查統計,台灣近3,600家徵才企業有綠領人才需求,平均每月徵才2.2萬人,8 年飆速成長3.29倍,人才缺口直追AI需求的2.9萬人;由於目前僅7%的徵才企業開出綠領工作需求,預估未來五年仍有1~3倍的成長空間,綠領人才的就業市場趨勢與人才培育,將會是各方矚目的發展重點。
綠領人才的定義
美國 O*NET 職業資訊系統基於評估經濟綠化對勞動力市場及經濟的影響的重要性, 採用 Dierdorff 等人(2009)的分類法,此分類法試圖捕捉勞動力市場中的動態過程, 包括向不同技術的轉變、新的工作要求和職業表現的變化。由於綠色經濟活動影響勞動者的職業變動,故將綠色職業分為綠色需求提升、綠色技能增加與新興綠色職業等三種類型:
1. 綠色需求提升職業
指的是由於綠色經濟導致對某些職業的需求顯著增加,但該職業的技能模式並未發生重大變化。這些職業是現有職業,不需要對任務和工作要求進行重大調整。這類職業包括與提高設施和基礎設施能效相關的職業(如電力線安裝和維修工)、綠色建築(如木工和電工) 或研發領域的職業(如地質學家和工程經理) 等。
2. 綠色技能增加職業
係指基於綠色經濟的轉型過程,現有職業的特定工作要求發生了變化。這種重大影響與是否對該職業的需求增加無關。例如建築師現在需要大幅提升其在能效建築和材料使用方面的知識;維修工程師要了解節能減碳耗材的使用與整體評估機器設備的運轉功能。
3. 新興綠色職業
係指由綠色經濟轉型過程創造出的新職業,經濟活動的綠化可能產生全新的工作要求。Dierdorff 等人(2009)舉例說明, 太陽能系統技術員不僅需要完成設備安裝,還必須評估在特定地點最有效的技術使用方式。
而國內的綠領人才的定義係由環境部依「臺灣 2050 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邀集相關部會提供戰略關鍵字,包括:淨零、減碳、環境工程、生態檢核等超過 650組關鍵字詞,透過 104 人力銀行累積超過 45.8 萬家徵才企業會員、超過 882.4 萬名求職會員資料庫進行大數據探勘,分析最近 8 年含有關鍵字的公司名、公司介紹、職缺名稱、工作內容、條件要求、技能證照等,並分析綠領人才的證照、薪資及職涯歷程。
綠領工作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線門戶、以及現職複合淨零的轉型綠領;前者如風力發電技師、葉片維護技師、電機組裝技術員等,後者如溫室氣體盤查管理師、永續顧問師、ESH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等職務。
圖一、臺灣2050 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
資料來源: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企業綠領人才的需求現況
《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指出,2024 年綠領徵才已擴及各主要產業,以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每月徵才逾 4,300 人最多,其次為:一般製造業逾 3,200 人、建築營造不動產業逾 2,700 人、批發/零售/傳直銷業逾 2,500 人、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業逾 2,300 人,前五大產業合計需求逾 1.5 萬人,已占七成的綠領人才需求。8成綠領工作機會集中在六都及新竹縣市,非主管職占 99.9%。
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的綠領人才需求包含能源規劃師、綠金專案工程師/主任、電動車電子設計工程師、充電椿硬體工程師等,其次企業呼應「淨零轉型 12項關鍵戰略」中的前瞻能源、風電/光電、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一般製造業人才的需求包含環境工程師、水處理系統規劃設計工程師、廢水處理操作技術員等,也呼應關鍵戰略中的資源循環零廢棄、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
圖二、近8年綠領徵才企業家數與工作機會數
資料來源:環境部 2024 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
綠領徵才的主要職務
環境部《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顯示,2024 年綠領徵才的主要職務,以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逾 3,200 個工作機會最多,其次為:業務銷售類人員逾 2,900 個、工程研發類人員逾 1,400 個、門市營業類人員逾 1,041 個、專案/產品管理類人員逾1,029 個、位居第 5 名,竄升速度最快;反映企業為跟上淨零轉型的成長趨勢,對於專案/產品管理的綠領需求明顯增強,2017 年平均每月工作數僅雙位數、不到百人,到 2024 年已突破千人需求。
綠領徵才的條件:「環境專業證照」要求提升,「科系限定」逐漸鬆綁
《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顯示,2024 年有 22%的綠領工作要求具有環境專業證照,比 2017 年的 19%上升 3 個百分點;同一期間,39%的綠領工作限定科系,比 2017 年的 49%下降 10 個百分點。企業對綠領人才的專業要求逐漸提高,但科系限定逐漸鬆綁,一升一降之間,有助於青年培力、以及社會科學、文史哲、商管等非理工如環安/化工/土木等相關科系或非綠領職人,經過環境專業加值、跨領域在職進修環保專業證照或課程,切入專案管理、品牌行銷、社群推廣、業務銷售等綠領相關職務。
圖三、綠領要求證照與科系工作占比
資料來源:環境部 2024 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
為使青年學子的學習更有目標,讓職人轉型更有方向,環境部分析徵才企業最需要人才具備 TOP 3 環境專業證照(從事該職務的必要資格)為:廢水處理專責人員合格證書(包含甲級、乙級)、空氣污染防制專責人員合格證書(包含甲級、乙級)、廢棄物清除(處理)技術員合格證書(包含甲級、乙級),多集中於處理廢水、空污防 制、廢棄物清理。
企業最需要人才具備 TOP 3 環境專業能力檢定則包含企業/ESG 永續管理師、國際標準 ISO14064-1 組織溫室氣體盤查內部查證員、國際標準 ISO14067 碳足跡主任稽核員,多集中於永續管理與碳盤查等專業領域。
圖四、環境專業證照及能力鑑定排名
資料來源:環境部 2024 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
環境部亦規劃 2025 年成立公私協力淨零綠領培育大聯盟,分區設立北、中、南、東區淨零人力培育中心,由環境部與大專院校或民間機構建立公私協力合作模式,預計訓練約 3,500 人次,並針對大專院校在學生、經濟弱勢族群(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原住民,規劃有優惠方案,提高參訓意願,以持續培育綠領人才,提供企業永續發展人才之需。
因應全球企業永續發展的趨勢,政府、企業與學校將投入更多學習與人才培育資源在綠領人才。由於綠領人才的職涯發展與薪酬待遇前景是被看好的,加上企業在人才需求上大都不限科系,非常適合有志投入綠能產業的上班族跨域學習,成為政府與企業邁向淨零碳牌與環境永續的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