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傳統框架,韓國啟動少子高齡化時代女性平權新變革


作為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韓國儘管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卻面臨著因少子高齡化所帶來的人才短缺問題,並且在性別平等和女性平權方面遭遇諸多挑戰。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公佈的先進國家「玻璃天花板指數」(Glass Ceiling Index),在29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韓國連續12年排名墊底;以2023年的實際數據來看,在OECD國家中,韓國性別薪資差距最大,男女工資差距為31.2%,超過OECD平均水準11.9%的2倍,企業董事會中的女性占比僅16.3%(OECD平均32.5%),國會中女性占比僅19.1%(OECD平均33.9%),分別排在第28位和第27位。儘管韓國女性的教育水準普遍較高,但其勞動市場參與率卻比男性低17.2個百分點,管理職女性比率僅占16.3%,排在OECD國家的第28位,女性薪資水準更是遠低於男性。隨著全球性別平等運動的推動,以及韓國女性群體的覺醒,促使韓國政府重新審視其在性別平等的承諾,低出生率和高齡化社會的現狀,也迫使韓國必須增加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以維持經濟成長,而作為一個全球主要經濟體,韓國也必須在性別平等方面與國際標準接軌,以提升其國際形象。

事實上,韓國政府早已意識到兩性平等問題,並於1998年2月設立了直屬總統的「女性特別委員會」,2001年1月升格為女性部,2005年6月改組為女性家族部,2010年納入制定家族及青少年政策的職能,負責統籌女性相關政策以促進性別平等與管理,預防和保護婦女、兒童和青少年的暴力傷害,並防止性騷擾、性暴力及支援受害者,且支援單親家庭的自立及多文化家庭的社會融合,從國家層級促進性別平等及女性平權,包括建置女性人才數據庫以提高公共部門的女性代表性,並擴大公部門女性管理職比例;推動預防女性職業中斷和重新進入優質工作機會的政策,展開多項招募活動以擴大性別平等和女性社會參與;透過性別影響評估、指定和推廣「女性友好城市」等,使女性能夠在地方政策和發展過程中,感受到性別平等政策的效果。凡此種種的變革,在韓國傳統保守的社會文化中,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發酵。

 

強化兩性平等政策,提升進女性勞動參與率及就業支援

為了提升進女性勞動參與率及強化勞動關係中的性別平等,韓國分別於2010年制定《職涯中斷女性法》、2015年制定《兩性平等基本法》,並據此陸續公布了三期的「促進職涯中斷女性的經濟活動基本計畫」及「兩性平等政策基本計畫」,將女性政策推動主軸由促進女性發展,轉換為兩性平等的具體落實。而2023年1月最新公布的「第三期次兩性平等政策基本計畫(2023-2027) 」中,則導入了多項法規及制度的創新,主要涵蓋五大推動課題,包括營造公平及兩性平等的勞動環境、建構照顧安全網、支援暴力受害及保障性別認知健康權、擴散男女共存的兩性平等文化、強化兩性平等政策基礎等,以形塑人人有幸福的兩性平等社會。

在願景下內含三大目標:營造共同工作和照顧環境、增進安全和健康以及擴散男女平權基盤。

圖一、韓國第三期次兩性平等政策基本計畫(2023-2027)

資料來源:韓國女性家族部,2023/01

韓國政府為了建構兩性平等的勞動環境,預防女性職涯中斷和支援二度就業,設立了「女性新起步中心」,以支援因結婚、懷孕、生產、育兒及照顧等原因造成職涯中斷,或無工作經驗但希望就業的女性,並擴大推動生技、AI、大數據等未來具潛力的職業的教育訓練課程、擴大高附加價值的女性創業支援計畫等。截至2023年底,韓國各地已設立了159個「女性新起步中心」,以方便有就業意願的女性獲得就業支援服務。為了支援職涯中斷的性別平等工作,韓國建立了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網絡,推廣職業中斷預防文化,並擴大從懷孕到復職的職業中斷預防和復職支援服務。另一方面,韓國也推動了「性別勞動公告制度」,鼓勵企業自主公開招聘、晉升、離職等各個就業環節的性別比例和差距,以促進改善歧視現象。自2023年下半年起,該制度已在韓國509個公共機構及地方公共社團中實施,未來將進一步推動適用範圍擴大至民間大企業。

在建構照顧安全網方面,韓國將加強照顧對雙薪家庭的子女照顧支援,增加政府支援兒童照顧服務時間及支援家庭戶數,並擴大營運可與鄰居一起照顧子女的共同育兒場所;為了活化男性育兒留職停薪和擴散父母相互照顧文化,實行父母育兒留職停薪制;為了弭平國小兒童照顧缺口,將促進學校課後活動多樣化,並導入開放時間延長至晚上8點的常春小學制度,並為兒童撫養費資助研提法源依據。為了加強對老人、身心障礙、重症患者等成年人的照顧支援,將擴大護理、看護綜合服務,並強化成長遲緩者的終生照顧,以減輕女性的家庭照顧負擔。

 

推動性別平等意識與文化,活絡兩性平等教育

此外,韓國將完善性暴力、公共部門性騷擾、性暴力、跟蹤犯罪、兒童性犯罪等五大暴力受害者的法規制度,建立以受害者為主的整合性暴力受害支援體系;另透過女性緊急服務電話1366加強綜合支援,並將強化與刪除非法拍攝物的相關機構的合作,以及數位犯罪受害者支援中心及地區特色諮詢所的專業性;同時將強化不孕治療及手術、增進胎兒健康等相關資訊提供,以奠定推動性認知健康政策之基礎。

為了活絡兩性平等教育,韓國透過跨學科學習,實施兩性平等教育,加強健康、生涯規劃、人權、人性、環境等領域與兩性平等教育之間的連結,以營造兩性平等的成長環境,並將透過兩性平等現況調查,分析各女性生命週期的健康現狀及發掘危險因素,透過性別角度的健康研究,增進女性健康及消除兩性不平等,發掘性別認知健康政策改善事項;另將藉由制定「公共部門性別代表性提升計畫」,致力維持中央部會、地方公務員、公共機關、教師、政府委員會等主要公共領域的性別參與均衡。

韓國也將修訂《兩性平等基本法》,擴大有兩性平等委員會權責,除了審議、調整兩性平等政策相關重要事項外,增加可提出勸告案的功能,以強化兩性平等的政策基盤。另將透過由韓國8大兩性平等相關部會(女性家族部、教育部、法務部、國防部、文化體育觀光部、保健福祉部、雇用勞動部、大檢察廳及警察廳)代表組成的兩性平等政策專責小組,每季定期查核及討論各部會主要兩性平等政策推動事項。同時藉由擴大各地方的性別平等中心,落實地方的兩性平等教育,以擴散男女共存的兩性平等文化。

 

對台灣的啟示

韓國推行的兩性平等及女性平權的新變革政策中,諸如完善兩性平等的法規制度、擴大公部門女性管理職比例、設立女性新起步中心、推動性別勞動公告制度、鼓勵男性參與育兒及家庭照顧等多元化措施,對我國相當具有啟發性。台灣在推動兩性平權的過程中,可以韓國的推動經驗,並結合在地的實際需求,推動社會文化觀念的轉變,以充分發揮女性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

  1. 韓國女性家族部
  2. 韓國女性新起部中心
  3. 韓國兩性平等政策
  4. 韓國第三期次兩性平等政策基本計畫(2023-2027)
  5. 韓國指定95個女性友好城市
作者:李修瑩/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政策組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