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齡友善,職場平權:在麥當勞的具體實踐

作者:陳志豪/台灣麥當勞人力資本事業群資深協理


什麼是DEI?這個日漸受到重視的價值觀,在疫後復甦的人才競爭市場上,更是方興未艾,成為各企業關注的焦點;Diversity多元、Equity平等、Inclusion共融,也從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逐步成為一種共識及基礎。在麥當勞,Inclusion多元包容是我們五大核心價值之一,除了是所有主管及同仁共同信仰和遵循的價值外,更是落實於每日工作及生活中的無形影響。

 

多元

在目前少子化及勞動力不足的大環境下,多元化人力池是做為勞力密集產業的解方之一,台灣麥當勞打破刻版印象,招募許多中高齡夥伴,並且以正職工作聘用,以穩定、福利、彈性等誘因,吸引更多人加入;目前2萬多名員工中,已經有超過15%是中高年齡的夥伴。從以學生族群為主的餐廳人員組成,到橫跨16歲到80歲的跨世代人力,台灣麥當勞從觀念分享、凝聚共識開始,透過教育訓練、講座,內部研討會及溝通分享等等,逐步將「多元尊重」的觀念由上而下的傳遞;並透過種子餐廳示範、測試、修改,將管理、訓練及作業方式做出適合不同世代的修正,讓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腳步,在團隊中貢獻一己之力。

同時台灣麥當勞與大專院校合作,以建教合作及實習計劃等,透過計劃性培訓及實務操作,吸引並培養本國籍及外籍建教生,將全球一致的金牌標準和對食品安全、人員安全、服務品質等的要求,傳遞給每一位夥伴。對於外籍夥伴在台灣的照顧,亦不遺餘力,除了在教育訓練上透過e-learning、多語系訓練教材、學長姐帶領外,麥當勞特有的肩併肩學習更是讓外籍夥伴快速融入團隊的重要關鍵。

無論不同世代、不同國籍,都以關注其需求,協助融入團隊的理念,創造多元共融的環境,需要從上而下的共同認知,以及落實於日常的具體實踐。

 

平等

在許多職場上,性別的差異所造成的不平等,往往是不能說的祕密;然而在台灣麥當勞,性別不是發展的阻礙,透過公開透明的制度:PMA(performance motivation approach)績效發展指引、360°回饋、roundtable圓桌會議、succession plan接班人計劃等,明確清楚的指引同仁的發展方向,並定期檢視;在晉升會議中,專注於績效表現及職能展現,用人唯才是我們的最重要標準。目前在全台400多家餐廳,有7成的餐廳經理是由女性出任,而在公司高階主管中,更有8成是由女性擔任,如總裁、行銷長、人資長、財務長等,均是清一色女性高階主管!

在企業中,由於資源有限,在教育訓練及人才發展的投資往往有所限制;現今由於數位化發展快速,透過e-learning綫上學習、綫上會議及綫上研討,或混成式學習,均能大幅提升人才培育的效率及效能,並讓更多同仁能夠獲得訓練發展的資源。台灣麥當勞將自行研發的教育訓練課程製作成e-learning教材,同時也有外購的綫上訓練課程,提供給員工「菜單式」的選項,可以依照個人的需求及速度,選擇及調整學習進度。

在企業端必須從制度設計、到實務操作,都把「平等」做為重要基礎,如此對內對外,才能展現一致的企業價值,並為人所信服。

 

共融

尊重每一個人的差異,創造友善和諧的氛圍,讓員工能自由表達意見與想法,是Inclusion共融所追求的職場文化;而要形塑此文化,仍然必須從制度設計著手,同時透過高階主管的示範,從上而下的展現Inclusion是我們共同的重要價值觀。在台灣麥當勞,我們每年進行員工意見調查,從員工的意見中找出需要改善及調整的地方,每個單位主管都需要依照意見調查的結果,制定因應措施及改善計劃,並且公布讓同仁了解,高階主管也會定期了解改善的狀況及進度。餐廳內也會張貼各層級主管,如營運顧問、營運經理、人資顧問等的聯絡方式,供員工有需要時可以聯繫。

同時,台灣麥當勞開發了麥胞專屬的APP「麥胞小尖兵」,其中的功能「麥胞E化溝通管道」就是提供同仁隨時隨地可以反映意見,無論是管理方式、或是溝通問題、不良對待等,都可以自由的以匿名方式回饋,所反應的事項都會透過人資顧問與相關團隊合作,確認資訊後予以對應處理。

 

在落實DEI到每一個人,將此概念傳遞給所有同仁,教育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教育訓練

為了提升對DEI的認知,從員工加入的第一天起,無論他的年齡、是正職或兼職,都安排DEI的課程「建立安全、尊重、多元包容的職場」,以及「職場不法侵害預防」等,以建立每位同仁對於多元、平等、共融,有更清楚的認識。而所有的教育訓練資源,都可以透過「麥胞小尖兵」APP連結,讓同仁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進度,隨時複習、反覆閱讀,這是尊重不同年齡、不同學習速度的具體呈現。

 

同時,實務上在追求DEI上是必須顧及人員年齡及身體狀況差異,職場照護因應不同需求給予相對應的調整是企業必要考量的:

職場照護

在晉用中高齡人員時,考量到其身體機能,企業對於人員照護應有更全面性的考量,一視同仁是假平等,針對不同族群的需求做出相對應的調整,不但是體貼員工的表現,在現今愈來愈高齡化的職場,更將成為企業在人才競爭上的優勢之處。例如字體或螢幕的放大、以圖示取代文字、或是操作器具的輕量化,輔具的應用等,都是可以參考的措施。除此之外,台灣麥當勞的守護健康團隊,由專業的健康管理師透過系統以分級管理方式,給予中高齡同仁個人化的健康管理建議,並搭配職醫和心理諮商,讓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同仁都能得到最全面的關懷照護。

隨著時代的進步,職場環境的提升已成為企業經營上求才留才的重要關鍵,創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以及重視DEI多元、平等、共融的價值觀,將是邁入新世代經營的基石。唯有從文化出發,建立良善制度並具體落實,從上到下擁抱多元人力,創造彼此尊重的真平等,才能建構出共融共榮的幸福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