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首座「半導體專業實務人才培育基地」座落於明新科技大學


配合國家重點產業發展,對接人才培育策略

半導體產業已成為臺灣的國力支柱與優勢產業,臺灣在晶圓代工與封裝測試領域的市占率都是全球之冠,更是國家經濟的基石與國家安全的保障。為提升臺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同時滿足半導體產業人力需求,教育部繼「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補助明新科技大學3800萬元建置「半導體封裝測試類產線示範工廠」後,於2022年再加碼補助9000萬元,在明新科大半導體學院建置「半導體產業設備廠務與檢測人才培育基地」,以擴大培育半導體產業所需的封裝、測試、設備、檢測及廠務等全方位實務人才。此一「半導體產業設備廠務與檢測人才培育基地」,於2023年12月5日由時任賴清德副總統親自揭牌,除凸顯政府對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視外,更對明新科大在配合國家重點發展項目,以及積極培育半導體領域所欠缺的實務人才之努力,表示高度的肯定。

時任賴清德副總統與校方在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合影照片

圖一、半導體產業設備廠務與檢測人才培育基地由時任賴清德副總統親自揭牌

 

打造「Mini TSMC」的實作場域,培育為企業所用人才

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趙守嚴營運長兼半導體學院副院長表示,2021年起校方自籌5400萬元,結合教育部補助之9000萬元,在校內打造有如「Mini TSMC」的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基地包括「半導體封裝測試類產線」、「半導體廠務類產線」、「半導體設備類產線」、「半導體檢測類產線」及「半導體測試類產線」等。此新建置之「半導體產業設備廠務與檢測人才培育基地」, 2樓區域有半導體設備類產線、光學微影區、薄膜及元件量測區及薄膜製程區等; 3樓區域有半導體檢測類產線、真空設備實驗室、材料結構分析、光譜分析、熱分析及電性量測實驗室; 4樓區域有半導體測試類產線、半導體測試工程師能力鑑定考場、半導體元件可靠度量測實驗室等。由於新建置之培育基地已涵蓋半導體相關技術之範疇,因此足以培訓半導體相關產業絕大部分專業人力需求。

明新科技大學半導體產業設備廠務與檢測人才培育基地外觀照片

圖二、半導體產業設備廠務與檢測人才培育基地

 

推動證照考試,落實「訓考就業」一條龍的育才理念

被讚譽為「半導體證照達人」的趙守嚴營運長,為讓學生能有檢視自己專業實務的評量標準,自上任後就不斷思考如何讓學生縮短學用落差,培育為半導體產業所用的專業實務人才。經他反覆不斷的策略思索後,邀請日月光、艾克爾、矽品、力成與矽格主管及授課業師組成考試委員會,並定期討論課綱、教材內容學、術科考試題目及證照考試機制,強調培訓教材內容必須讓非本科系的學生也能聽得懂,「不能曲高和寡,課程內容要既專業又科普」!由於明新科技大學在2019年及2023年分別通過審核,在本校成立半導體封裝及功率IC測試工程師能力鑑定考場,並由經濟部產發署、資策會及電電公會合作,共同發出這兩張全國獨有的半導體證照,更計畫114年推出「半導體廠務工程師能力證照」。落實共築「IC」職涯夢,成就「熊班」一哩路的理念,打造出「培訓、考照及就業」
一條龍的育才訓練企劃。

半導體封裝工程師能力鑑定考場照片

圖三、半導體封裝工程師術科能力鑑定

 

藉由育才衍生效益,減緩半導體產業缺工問題

半導體培育基地除了推動跨領域學分學程、大專教師種子師資班、半導體封裝核心專業與實務應用培訓營、夥伴學校移地進行半導體封裝設備操作體驗外。更在每年四月協助力成科技與超豐電子公司媒合非本科系或沒有修過封裝測試課程的大專畢業學生,在取得公司的預聘書後,安排半導體封裝工程師養成班培訓。如果通過企業代訓並取得證照者,就能以工程師的職稱聘用。未來則希望提供社會待業人士培訓機會,解決少子化所造成的人力短缺問題。也期待將訓練教材科普化,向下扎根攜手國、高中學生探索各類電子產品,是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提升他們對半導體科技的求知慾與好奇心。

業師在課堂上分享封裝設備實務操作照片

圖四、業師分享封裝設備實務操作問題導入

 

配合國際青年培育政策,擴展企業取才資源

去年本校有機會甄選6位越南學生,參與半導體封裝工程師企業代訓,結訓後在企業的表現均獲主管們的嘉許。今年2月21日英國駐台代表帶領英國青年來明新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體驗機台操作實務技能,也獲得的熱烈迴響與好評,相信這樣的育才效益,應能提升海外國際青年來台學習半導體專業實務技能的動力與誘因。因此趙守嚴營運長認為,國際青年培訓若能透過扎實的訓練與能力鑑定考試,也將是減緩半導體產業實務人才短缺的一帖良方。

英國青年團參觀基地IC封裝設備實務操作照片

圖五、英國青年來台體驗IC封裝設備實務操作
作者:明新科技大學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