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選單
:::

善用外籍人力,解決人力需求與痛點

作者:盧冠諭/振宇五金、全家國際餐飲雙獨立董事


近年來,台灣面臨少子化與產業勞動力需求的挑戰,東南亞移工與外籍學生逐漸成為基層勞動力的重要支柱。無論在製造業,或是服務業,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移工不僅填補了人力需求,更在文化交流上帶來新的契機,這是台灣未來發展上勢必必須正視的課題。

然而,來自不同國籍的移工,背後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宗教與價值觀,如果企業還是用早期外勞管理的思惟來看待現在的移工,在管理上一定會出現問題,因此本文將針對目前台灣常用的越南、菲律賓、印尼與泰國移工,分析其特質與工作表現,並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一、東南亞移工聘用上的挑戰

首先,在聘用東南亞移工前,必須要清楚進用移工上的挑戰有哪些才能夠有機會對症下藥。

1. 語言隔閡

在雇用移工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語言隔閡,理想上我們期待能與移工使用通用的語言,例如英語或基礎中文,這是最理想的狀況。但是實務上來說,通常大部分移工僅只會自己國家的語言,甚至文化教育背景相對多元,有時不諳自己國家文字,此為挑戰一。

2. 文化差異

我們常常都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不都是東南亞國家人民,應該文化想法都差不多才對。其實不然,東南亞的各個國家風土民情,都有很大的差異,往往管理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就容易產生文化上的衝突,此為挑戰二。

3. 世代差異

過去,我們普遍認為移工到海外工作,主要目的是賺取更多金錢甚至期待盡可能地提高加班時數,以獲取越多的薪資。隨著世代差異的產生,現今的移工管理會比以往更為挑戰,移工對於工作的認知與想法差異變大,部分移工依然將賺錢視為海外工作的首要目標,不過現在有更多的移工認為賺錢固然重要,但是工作環境的氛圍與主管的管理方式也是他們很在意的,此為挑戰三。

以上為聘用東南亞移工時,常見的三大管理挑戰。

 

二、東南亞移工之管理應對

  針對上述的主要三個挑戰,將一一提出建議的應對作法。

1. 語言隔閡

必須老實說,此為目前在東南亞移工管理上,許多企業遇到的挑戰,主因在於東南亞移工在台灣企業中,目前主要還是解決人力需求為主,目的在於負擔較大的基層勞動力,而管理這些移工的幹部,常常會有一個認知,認為為何是企業配合他們,而不是他們主動來學中文配合我們。要解決上述問題,可以有以下幾個作法:

● 教育訓練

針對基層的幹部,企業應該要進行教育訓練,與大家溝通為何需要使用移工,以及移工管理應該有的態度與思維,透過教育訓練,往往可以增加大家對於管理上的共識。

● 語文訓練

要從根本上解決相關問題,從現實面來看,還是必須要讓幹部了解與能夠學會基礎的語言,才能減少溝通上的誤會,現在許多企業還是透過翻譯來協助管理並非不好,但是往往容易產生傳達上的落差,宜儘量避免。

● 培養幹部

現在已經有一些企業,為了解決語言上管理的問題,開始針對表現比較好,同時中文能力不錯的移工,直接培養成為幹部,透過移工管理移工,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以上為針對語言隔閡的一些建議,提供企業做為管理上的參考。

2. 文化差異

  根據個人過往經驗,在文化差異部分,企業應該要與幹部溝通並進行教育訓練,讓大家了解不同國籍東南亞移工,其實文化本質上差異很大,進而減少認知上的落差。這邊針對台灣主要的移工來源國之文化差異進行簡單說明:

● 越南

▲特性:

◎ 勤奮耐勞,適應力強,願意加班。

◎ 重視「面子」,容易因主管公開指責而受挫。

◎ 在文化上偏向務實,對於學習新技術有一定意願。

▲管理建議:

1. 溝通方式:避免當眾斥責,應以私下提醒與鼓勵為主。

2. 激勵措施:提供明確的升遷或獎金機制,能提升忠誠度。

3. 團隊帶領:可安排具備雙語能力的越南領班,幫助銜接指令與文化。

 ● 菲律賓

▲特性:

◎ 英語能力佳,溝通相對容易。

◎ 性格外向、樂觀,適合在服務業與需要顧客服務的環境。

◎ 重視公平,若感覺待遇不公,會直接表達意見。

▲管理建議:

1. 溝通方式:可用英文輔助,並以平等、開放討論的方式互動。

2. 激勵措施:給予明確的工作回饋,適合採用「正向鼓勵」的管理方式。

3. 團隊帶領:適合安排在需要團隊協作與顧客服務的崗位,能發揮強項。

 ● 印尼

▲特性:

◎ 以穆斯林居多,宗教信仰影響生活習慣(如每日祈禱、飲食禁忌)。

◎ 個性溫和,服從度高,較少正面衝突。

◎ 在長期照護、看護工作上比例高,展現耐心與細心。

▲管理建議:

1. 尊重宗教需求:提供禮拜空間,避免豬肉食物強迫。

2. 溝通方式:採取耐心、清楚的指令,避免過於嚴厲。

3. 激勵措施:透過尊重與關懷,能建立強烈的忠誠與依賴感。 

● 泰國

▲特性:

◎ 個性開朗,講究人際和諧,與同事關係好。

◎ 工作態度偏向「適度即可」,不會過於積極爭取加班。

◎ 在手工技術、農業或傳統製造業表現不錯。

▲管理建議:

1. 溝通方式:避免過度壓迫,以和善帶領為主。

2. 激勵措施:營造愉快的工作氛圍,比單純金錢激勵更有效。

3. 團隊帶領:可安排在需要穩定、細工的崗位,並透過團體活動增強凝聚力。

以上為目前台灣任用不同國籍東南亞移工的特性及管理建議,建議企業應該要深度討論出合宜的管理方式,藉此讓這些員工可以在工作上能夠適應與有所表現。

3. 世代差異

現在這個議題已經成為所有企業共通的挑戰,在移工的管理上,會遇到世代差異的問題,而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不以「移工」的身份來定義他們,回歸到一般員工管理思維是重點,避免有刻板印象的認知,或是有高人一等的姿態出現,往往是化解移工世代差異認知最好的做法。

隨著台灣人口結構逐年改變,原本屬於少數的移工比例逐步增加,因此企業也應要有重新的認知與思維,將這些對象視同本國籍員工進行管理,並提供相應的福利制度與管理模式,通常是解決世代差異的有效做法。

 

以上為在東南亞移工與外籍生在基層人力運用上管理之建議,希望提供參考,也希望讓企業或是主管有新的認知,移工與外籍生的運用將成為常態,如何營造一個友善的職場空間,往往是這些員工能否對於企業甚至台灣產生認同的關鍵,只有透過認同感的建議,才能打造一個全新的台灣經驗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