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選單
:::

移工留才,產業升級:中鋼焊材的策略與啟示

作者:本文資料由中鋼焊材提供,由本計畫撰寫整理


中鋼焊材廠股份有限公司(Goodweld Corporation)成立於1964年,專業從事焊接材料的研發與製造,以提供高品質焊接產品為核心,廣泛應用於鋼鐵、造船、機械、石化及建設工程等產業,致力於成為台灣焊材領域的領導品牌。在人力資源方面,中鋼焊材注重專業人才培育與多元文化融合,並積極留用技術熟練之移工,透過「經濟部受理製造業申請外國人從事中階技術製造工作所需訓練課程或實作認定資格審認作業」,成功將技術熟練的藍領移工轉任為中階技術人力,留下優秀人才技術傳承,同時確保產線穩定生產,展現企業靈活運用政府資源留才之效益。

圖中為中鋼焊材之專業銲材展示

圖一、中鋼焊材之專業銲材

資料提供:中鋼焊材廠股份有限公司

 

靈活與彈性調配外國技術人才

中鋼焊材目前聘用藍領移工約42人,已在台累積12年完整年資,且在公司服務的平均年資亦超過5年,此數據顯示,多數藍領移工已具備穩定的工作經驗與技術累積,是公司產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在工作性質上,移工主要擔任生產線技術人員,並能依作業需求跨站點調整配置,展現高度的靈活性與彈性,有效支援不同製程需求。

從國籍組成來看,42名藍領移工中包含越南籍41人與菲律賓籍1人;此外,公司亦聘用在台求學畢業後留臺工作之僑外生,透過評點制的申請,聘用印尼籍的13名僑外生;另有泰國籍外配2人。整體外籍人力合計約62人,約佔公司員工29%。

 

留用技術熟練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

年資是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最關鍵的資格門檻。中鋼焊材通常會提前啟動準備程序,在移工年資屆滿12年前即完成相關文件與審查申請,以確保人力銜接不中斷。依現行規定,技術條件審認方式包括企業自訓、專業證照、實作認定及訓練課程,其中以「實作認定」最能直接檢視移工的操作熟練度,同時協助主管了解員工的實務表現,因此成為申請的主要途徑。

目前公司已有5名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其中大部分是透過「實作能力認定」方式取得資格,少部分則透過課程訓練。企業分享第1位即將屆滿12年之移工,當時申請經濟部中接技術製造工作實作認定的審認,差一點銜接不上聘僱銜接的時程,還致電產業發展署詢問審認時程,在政府加速審認的服務下,順利地銜接轉任,自從有了這次的經驗之後,企業已建立移工轉任中階人力的時程制度,自移工期滿前4個月先向產發署申請審認,取得中階技術認定函後,再送勞動部核准,後續就都順利的將移工進行轉任續聘。

近3年,中鋼焊材共成功申請並通過5位越南籍員工轉任中階技術職,其中4人以實作認定方式取得,另1人則透過訓練課程審認。採用課程審認的潘姓員工,負責焊接調劑的工作,已具備焊接基礎知識且配合站點作業需求,企業希望他可以再補強鋼鐵產業及焊接的更多專業知識,故選擇請員工學習相關知識後,申請產發署訓練課程審認,員工在成功轉任後,企業亦鼓勵他學習堆高機及天車操作技術,持續的鼓勵員工能力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實作影片常被視為難度較高的審認方式,但主管們認為其實多屬日常作業紀錄,亦能最貼近真實工作情況及呈現操作熟習程度,實為最具說服力的審認方式。

 

同步評估員工能力及特質

受訪主管們,與我們分享,成功轉任中階技術能人力的員工,不僅對於工作所需具備的專業技術熟稔,同時也具備良好的中文能力,可與主管溝通,還能協助主管與其他移工溝通,對於工作配合度很高,能夠靈活支援不同工作站點,對產線的穩定運作與效率提升發揮關鍵作用。中鋼焊材在選擇移工轉任中階人力時,會同步評估技術面及人格特質。除了評估移工平時的學習及工作態度外,透過績效考核制度,能以量化數據佐證移工的優秀表現,而符合「可轉任中階」的員工,往往在考核中得分較高,成為公司願意留用的主要依據。

 

留用移工對組織的效益

移工留用政策對企業帶來多方面效益,尤其在技術密集與勞力需求高的產業中更具影響力,中鋼焊材主管們及人資專員在訪談中提及以下3點效益:

  1. 降低訓練成本-在製造產業,技術熟練度需要長期累積,透過留用熟悉生產流程的移工,可免去重新培訓新人的時間與費用。訪談中,主管們也提到,轉任中階的員工,皆被賦予擔任指導新進人員的角色,展現從「操作」到「傳承」的價值,進一步增強團隊效能。

  2. 提升產線穩定度-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後,員工能夠在不同工作站之間彈性調度,且沒有工作的年限,可以穩定長期的在企業服務,提升整體產線運作效率。

  3. 強化語言與跨文化優勢-長期留任的移工在語言與文化適應上已具優勢,已具備中文能力與企業文化認同,與台籍同仁溝通順暢,並對企業文化產生認同感,形成更和諧的工作氛圍。

企業也跟我們分享了,當初考量將優秀移工轉任中階的動機,政府提供企業免繳就業安定費的政策誘因,企業覺得很感謝,但是企業主要是以實務動機為主,主要考量仍在於生產線的人力需求與運作穩定。另外,單位主管也跟我們分享了,轉任優秀移工,還有一個潛在的效益,轉任的員工會介紹親朋好友來中鋼焊材,讓企業招募到更多優秀的移工,新增人力資源的管道。

圖中為中鋼焊材仁德廠廠區

圖二、中鋼焊材仁德廠廠區

資料提供:中鋼焊材廠股份有限公司


從經驗創人才新局,加速產業升級動能

中鋼焊材在推動企業移工留用策略的實務經驗,展現了企業如何透過制度化規劃,有效解決勞動力銜接問題並強化產線穩定性。其做法包括提前啟動轉任流程、善用實作認定與課程訓練,並將技術傳承、語言能力及文化融合納入考量,不僅降低訓練成本,也促進了團隊效能。這些作法提供了一套具體且可操作的模式,對其他企業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雖然,現行政策在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有名額限制、鋼鐵與焊接專業課程外語線上課程有限,以及中階技術人力需用舊制勞保帶給企業的行政負擔,都是企業期待政府可以再多多協助放寬或調整的議題,但中鋼焊材的經驗顯示,只要企業能善用現有政策工具並結合自身管理機制,仍可在限制中發揮最大效益。期望藉由此案例的分享,能讓更多企業從中汲取經驗,制定更符合自身需求的人力策略,共同推動台灣製造業的人才穩定與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