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高雄廠拚全球攬才 產學合作、AI轉型雙軌並進打造競爭力
作者:日月光
日月光高雄廠為培育半導體產業所需國際人才,積極推動全球攬才,透過產學合作計畫、運用政府資源以及企業人資發展與管理等,補足產業迫切的人才需求,由於少子化與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台灣產業正面臨人才缺口,外籍人才成為企業發展關鍵,日月光外籍員工占總員工比例約兩成,展現企業多元共融、人才永續的承諾。
日月光積極招募與培育外籍人才 打造多元共融典範
日月光積極與學術界合作,旨在提升教學研究量能及強化產學合作實力,推動產學專班、獎學金與業師指導,歡迎來台交流學習的外國學生就讀半導體相關課程,並透過視訊面試招募國外畢業生,公司強調培養與留住潛質人才,以利企業長期留才,補足產業人力缺口。
高雄廠因應政府新南向政策,積極延攬東南亞人才,招募菲律賓、越南、印尼、越南等國人員,持續深化人才培育鏈,讓學生在求學階段就能累積專業,畢業即就業。
近年來半導體產業面臨國際人才競逐的挑戰,高雄廠規劃外籍人才的在職進修與學歷提升管道,建立升遷與職涯發展機制,宿舍會議與座談會為傾聽員工心聲與交流平台,並即時回應員工需求;日月光提供一站式生活協助,涵蓋居留、健保、心理支持,專屬宿舍營造歸屬感,透過大手牽小手的學長姐制度、課程講師進駐宿舍教學,以及多語言服務,藉節慶活動、國內旅遊及Bayanihan Club互助社團,協助外籍員工快速適應職場,文化融合讓外籍同仁將台灣視為第二個家。
高雄廠攜手學界 深化產學合作
日月光發揮企業引領社會正向改變的影響力,厚植產學友善的職場生態,2022年國立中山大學、日月光、華泰、穎崴、國巨、雷科、興勤電子、台虹共同成立中山半導體學院,涵蓋封測及電子零組件領域,由產業與學界共同訂定半導體產業發展所需的專題研究,課程授課的各企業主管擁有廣泛的產業視野與熟悉組織運作,進入學界擔任講師將第一線工作經驗轉化為授課內容,讓在校學生可提前習得職場關鍵能力,2025年第一屆學生即將畢業,學院合作的各家公司均將持續追蹤其職場適應與留任情況。
隨著AI應用快速擴大及產業對於AI人才的迫切需求,高雄廠積極參與經濟部推出的AI新秀計畫,針對理工本科生,專班結合AI課程提升跨域整合力,對非理工科學生,提供基礎培訓與四個月實習,幫助學員探索自身興趣並累積經驗,期待透過專班為智慧製造領域培養新一代工程師。
日月光高雄廠設立菁英獎學金實習計畫,鎖定理工與資訊相關碩士班學生,最高提供31萬元獎學金,並可結合研替制度縮短履約年限,該計畫不僅減輕學子經濟壓力,就學與就業雙軌並行,目前已有400多人參與,成功連結產業需求、建立人才培育及永續發展。
日月光打造低流動率幸福職場
企業社會責任的利害關係人面向中以員工為重點,因應新世代價值觀變化及人才變動,企業與員工成為夥伴關係,日月光強調以員工為核心,從食醫住行育樂到家庭照顧,全方位的完善照顧成為員工安心上班的後盾。
日月光高雄廠設立員工診所,聘請高雄榮民總醫院醫師守護員工健康,診所提供全面性員工健康管理;高雄廠有33個動態、靜態社團、持續推廣運動賽事與藝文活動豐富身心靈,公司傾聽員工心聲打造友善職場,持續優化福利措施,推動多元生育福利、設立三好幼兒園,並提供長照服務,讓員工能兼顧職涯發展與家庭需求,透過多元共融與創新管理,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成為企業未來的關鍵競爭力。
高雄廠布局未來人才迎AI時代
面對少子化與國際人才競爭,日月光高雄廠提出全新的人才發展方向,持續聘用外籍人才,以因應輪班人員及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同時深耕校園,從南部拓展至中部、東部,透過產學合作與專業課程培育人才;高雄廠亦重視女力培力經營,攜手高雄市教育局舉辦高中女生夏令營,啟發對科技產業的興趣,並以評估能力、不以性別為取向的原則,打造性別平等的人才舞台。
高雄廠推動數位×永續雙軸策略因應企業升級,透過自動化與AI應用打造數位轉型的布局,提升員工個人產值與工作價值層次,半導體市場表現熱絡,人才永續與技術創新是高雄廠競爭力的核心,日月光持續擴大產業布局,組建多元文化背景的團隊提升工作效率和創造力,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