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崴立機電產學合作,培育「學士級匠師」!


看似「娃娃兵」卻是蘇州廠的種子教師

素以「研發創新」聞名業界,總部設立於新竹的崴立機電公司,一直是業界創新指標,企業版圖更橫跨中科后里園區及大陸蘇州分公司共三個廠區,精銳的大型龍門工具機行銷臺灣、中國等市場。最年輕的幹部甚至是大學剛畢業的「娃娃兵」,其中女生的占比更超過一成!別小看他們外表年輕,個個都是具備至少五年機電實務經驗的老手!他們是崴立機電在產學訓模式下親自培育出來的子弟兵,有些大學才剛畢業,就成為重要技術傳承的種子教師。

最讓總經理蘇錦添和廠長陳慶通津津樂道的,就是蘇州廠剛創辦不久,負責跨海到蘇州擔任現場指導和訓練工作的,就是大學才剛畢業的結訓學生郭湘渝。受過完整產學訓教導的郭湘渝,留任崴立機電立即被指派到蘇州廠,面對陌生的土地和年紀比她大的工作夥伴,她卻絲毫不畏懼,既專業且熟稔地指導新廠區的同仁。究竟,在全臺灣缺工缺才嚴重的狀況下,崴立機電是如何做到的?

 

「傳承」已內化成基因,形成正向循環

雖然中科廠的外觀設計看起來像座生態公園,夾道櫻花美到被遊客列為臺中一日遊必去景點,但在崴立的DNA裡,是來自工研院機械所的骨幹團隊所注入的創新、務實的硬實力。2008年日本豐田汽車子公司JTEKT加入後,和苦幹實幹的團隊們共同撐起崴立的一片天。從董事長關永昌創立公司以來,崴立就以「研發創新」為核心,多次參加工具機研發創新產品相關競賽,獲獎無數,技驚同業。

但創新研發必須奠基在厚實的技術基礎下。關董事長深知崴立必須往高階精密設備發展,更需要培養基層技術人力來因應公司長期的發展。少子化帶來各產業搶人的壓力,缺工問題已成業界隱憂,崴立自2008年起持續投入各種產學合作,15年來陸續和中部地區的高工、科大配合,如:霧峰農工、彰師大附工、沙鹿高工、臺中高工、勤益科大、雲科大等。2021年起,更因應在地化而與中科廠鄰近的學校如:大甲高工、神岡高工等合作,透過學長制的訓練方式,由完成學習的學長姐帶領新進學弟妹進行職場體驗,形成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落實產業與地方人才結合,一起解決人才荒的問題。

陳廠長進一步說明,高階精密工具機成熟人力的養成,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及實務的訓練,藉由和學校的合作方式,可以縮短畢業後投入此行業的養成時間,不只技術可以很快有人銜接,學生也可在養成階段啟發對此行業的興趣,瞭解一技之長在身對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特別的是,崴立建立一套專屬的培訓制度,由該單位技術主管及資深師傅教導學員,再由資深的學員以「學長帶學弟妹」模式,整體同仁由上而下傳承,已內化成為崴立的基因,更成為「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公司」。

崴立機電技術主管及資深師傅與產學生們合影。

圖一、崴立機電透過產學合作傳承技術及經驗,養成一群實力堅強的子弟兵。

 

以「WE」為名,創造好工作留住人才

持續投入產學合作,是崴立長期推動的政策。蘇總經理指出,產學合作能在崴立成效斐然,最大的推手便是董事長關永昌、以及已退休的前任總經理黎錦源。關永昌創業的理念很簡單,就是要「給員工一份好工作」,讓大家可以努力發揮所學,貢獻服務社會,也讓崴立成為很多學生畢業後留任的首選。

關永昌期許崴立成為世界級的百年工具機品牌,而只有「勞資合作,有容乃大」才是百年企業能永續經營的基礎。所以崴立機電的英文名稱「WELE」,其中的WE就是「我們的公司」,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堅持:公司是屬於我們―包括全體員工、股東、供應商、客戶、甚至是社會大眾所共同擁有的資產;而公司裡不同階層的員工都應該擁有學習、上進的成長空間,以廠為家,彼此分享成果,這才是能夠留住人才的「好的工作」。也唯有最優秀的員工,才能打造出具有高精度及可靠度的工具機產品。

培育「學士級匠師」 以多能工為目標

工具機產業需要的是技術人力,而非勞動人力。所以崴立非常注重產學合作培訓人才,當年一手主導推動產學訓計畫的前總經理黎錦源,以培育「學士級匠師」為使命,著重技術傳承,而不是廉價的生產勞工。剛開始推展最大的困難在於訓練制度的落實,一開始黎錦源在規劃產學訓計畫時可說是費盡心思,除了安排完整精實的課程,更要費心編輯講義教材。迄今講義堆起來都有半個人高了,卻也因此奠定崴立厚實的內訓基礎。

崴立機電自編技術訓練教材與學長姐指導照片。

圖二、崴立用心編制專業教材,學長姐帶學弟妹模式,為產學合作的成功關鍵。

 

訓練規劃上,包括新進學生有一年的「技術輪站訓練」及「工具機專業知識學習計畫」,以及評核考試稽核機制與輔導措施。將人員分成六組,學習技能分六站,一站兩個月為一期,在不同專業中輪調學習。每站課程包括課堂講授、工廠實作、學習後測驗,合格後分發到各專業項目做進階訓練,依據各單位的需求以及學員的意願媒合分發作業。產學合作學生在學期間另訂專案薪資調整制度,每年定期調薪,其餘福利制度比照正式員工。若大學畢業願意繼續留任,起薪比照正式員工,再加計一年資歷重新敘薪。因此,目前中科廠的產學合作生,含畢業後留任在現場生產部的人數高達73%,成效卓著。

 

搶人效應衝擊,澆不熄培育的熱情

產學專班的學生選擇相對多元,以崴立來說,有相當高的比例持續留下來效力,但也有人選擇回歸家族接班事業,或在學業上繼續精進。像早期培訓的學生,有許多現在都是崴立的重要幹部;近期加入的學生,對公司產出也有實質的貢獻。毫不誇張地說,崴立在產學訓培育的口碑,連學生家長都肯定!有幾位事業有成的企業主、工廠老闆就把孩子送到崴立,甚至在崴立服務了多年,才回去接掌家族事業。還有學生在崴立找到人生伴侶,結婚成家,也讓「WE我們的工廠」,有了更溫馨的意義,更驅動著公司長期持續投入產學合作領域。

總經理蘇錦添直言,每次只要崴立有新的廠房計畫,關董事長都會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把產學訓練場域規劃進去,這是崴立的傳統,更是使命,即使有「崴立補習班」的暱稱,即使學員畢業後繼續升學,甚至被電子業搶走,都澆不熄崴立培育人才的熱情。關於產學合作,他也語重心長提醒,人才培訓要有完整規劃,不管是內部或外部訓練,公司必須長期提供資源,才能有具體成效。此外,面對現在的年輕人要有同理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小孩,耐心教導,關心他們的生活與課業狀況,才能贏得人心,發掘好人才。

作者: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