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引領臺灣就業轉型的橋樑
每年一到畢業季,各行各業便殷殷期盼著生力軍加入。然而現在的產業趨勢越來越注重畢業生的能力是否能與產業未來發展接軌。現今大學採行的產學合作模式,大抵為透過產企之間的師生、設備、資源、空間、技術等進行交流與移轉,以建教合作、委託研究、人才培育、學生實習、產學雙師、業師參與、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專利技轉、產業學程等方案執行,並以教學品保、合約執行與評價回饋等方式進行管考(劉素娟、鍾任琴、林英杰、齊雁茹,2016)。據筆者觀察,對於青年而言,參與產學合作可能協助畢業即就業,但對於自身硬實力的程度仍然不明確,尋職時仍會感到迷惘。本文就筆者自身觀察,討論產學合作對青年、中小企業的推廣,及後疫情時代因應之道。
提升青年對產學合作的興趣
產學合作有助於中小企業招募人才、及提升大專院校的招生吸引力。然而,青年因為生活、職場體驗較少,對於選擇科系或是初期職涯規劃的想法尚模糊、興趣亦仍在探索階段,因此較難以確定參與產學合作計畫是否有助於培養職能、並銜接就業。這個現象可以分成兩個面向探討,第一是青年在選擇升學科系(包含產學合作)時,是否有足夠資訊?第二是進入有產學合作的科系後,能否有足夠的續航力完成學業及實務學習,畢業後順利成為企業即戰力?以筆者輔導高中職生的經驗,儘管學校有提供各式各樣的職涯規劃、興趣探索講座、工作坊或實習機會,青年仍難以選擇自己未來的校/系或職涯方向,而身旁親友的職涯經驗、youtuber等網紅言論便成了最直接的影響。換言之,要使青年在自主選擇前能獲得充分的資訊,最好的方法是用青年的語言讓他們了解產學合作的好處與訊息。
例如桃園市青年事務局為了協助青年提升就業競爭力,提供免費線上直播講座,讓青年朋友透過業師來認識職場,進而對自己的未來更有想法。如果能邀請有產學合作相關經驗的達人來分享,其經驗傳承更可以進一步引導青年的自我認知。
增加合作產業別,提升中小企業參與意願
臺灣經濟體以中小企業為主,在規模、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多會期待新進人員是有即戰力的。該如何協助中小企業運用產學合作培養未來人才?以及如何增加中小企業的參與意願,將是更完整產學合作力度的方式。
協助中小企業加入產學合作行列,用產業群聚(Industry Cluster)概念是個好方法,簡單的說,用團體戰的方式集合產業類似的中小企業一起合作。例如臺灣電路板協會提供平台,在各大學開設電路板製程學分班,邀請相關業主擔任業師共同培育,一方面可提升青年對產業的認識,另一方面企業亦可依所需人數及學員表現進行聘用,減少「企業找不到人才、青年找不到工作」的情形。
參與產學合作亦是盤點企業體質的好機會。例如:公司/工廠是否符合勞基法或職業安全衛生等法規;是否與學校合作產品開發、技術取得、製程改善等。在提升中小企業參與產學合作意願的部分,可建議中小企業參考學校、老師連結產學合作案件數作為合作的開端,期待未來參與產學合作的產業類型可以更多元。當學校端培育的人才能力、技術值得業界肯定,企業願意持續投入資源,漸進式擴大合作規模及合作深度,產生正向循環。
各界滾動式調整,後疫情協力善盡共同社會責任
現今提供產學合作資源的政府部會,例如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勞動部,都有針對高中職、大專院校、研究所進行相關的專班/學程計畫。綠能、太陽光電、AI、智慧聯網等新計畫也與時俱進,例如今年五月通過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為高教帶來創新模式,由政府及企業合力提供資源,讓產業界可以用創新方式自主培養高階人才。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紛紛提出鼓勵在地人才培育的策略,透過產官學研的群策群力,啟發更多元化的產學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