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育有待業者和學校搭檔共創雙贏


約十年前,筆者在主持的普通大學裡,著眼於學生到業界職場實習的重要性,但多數業者認為暑期實習太短不表歡迎。筆者因此推動大四學生每周職場實習四天、回校上課一天,廠家需按月支給實習生2萬6千元津貼,但不能要求實習生畢業後一定須到實習廠家就業的方案。當時,有一家專注半導體IC測試的合作廠家,先後接受了61名大四實習生,結果這些實習生畢業及服役後全數到該廠就職。該廠家負責人為了讓學生提前理解半導體IC測試,一開始就捐贈校方價值一千多萬元的測試設備,並派遣工程師協助校方設計課程,且告訴校方也要讓沒想到該廠實習的學生修這門課,因為他是要為整個業界培育人才。筆者常以曾經和這麼重視人才培育的廠家負責人合作過為榮。

 

產學搭檔育才:設備、師資、教材、實習與職涯資訊

業界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是把人當資源或資產,主要工作是根據需求選才(人力規劃和徵才找人等)、用才(配置、任用和調派等)、育才(教育、訓練、發展和績效評估等)、以及留才(考核、薪酬和汰留等)。其中,育才的對象不僅需含括新進和在職員工,也需如前述IC測試廠家,把對象向前延伸到潛在員工。就這種延伸而言,國內外業界廠家最常做到的是:

  1. 贊助學校教育(如提供業界教師、捐贈設備器材等)使學生在校內學習即能貼近工作世界;
  2. 提供學生體驗職場經驗(如參觀、見習和實習等)的機會;
  3. 提供職涯資訊(如派員參加學校課程委員會或顧問委員會等),以利學校規劃和調整班制、課程、教學、評量和安置學生實習與就業,學生選擇適切職涯。

但是,國內不少事業單位並非如此。它們需要人才時主要是靠挖角而非育才,又常將剛踏出校門的畢業生批評得一無是處,但在面對年輕人從學校轉銜到職場的過程,卻看不到這些單位做出什麼貢獻,即使提供了學生實習機會也偏向是打工性質(即實習安排欠缺厚實的學習元素)或條件苛刻(如要求校方支付費用和調派教師到實習場所全時帶領實習生)。

依美國勞工部的職能模型,個人從學校順利轉銜到職場所需能力,由共通到分殊可分為下列五層次:個人效能能力(如誠信)、學術能力(如溝通)、職場能力(如團隊合作)、產業廣域技術能力(如能源產業的能源效率)、以及產業部門技術能力(如再生能源產業的風能)。有人用大樹來比喻這種層次關係,說:愈前面、愈共通的能力愈像樹根和樹幹部分,愈能在家庭和學校培養;愈後面、愈分殊的能力愈像大樹開枝散葉部分,愈需靠業界用人單位培養,或由用人單位和學校合作培養,以成就學生由學校轉銜到職場的「最後一哩」(last mile)。

 

加強「學校教育」、「職場體驗」、「職涯資訊」三大面向

德國實務取向的二元制教育(dual education)舉世聞名。不僅約六成的德國年輕人接受二元制教育,半世紀以來這種學制還陸續輸出到歐洲其它國家、中國、印尼和秘魯等國。二元制教育是由「學校」和「業者」二元合作,由職業學校、職訓學院或建教合作大學等學校提供理論教育,由業者提供工作崗位上的實務訓練。二元制的專業範圍主要是工程、商業、資訊科技、護理和社工,職訓學院或建教合作大學的二元制畢業生畢業時可兼取學士(或碩士)學位及工商協會發給的證書。經二元制培訓的畢業生能學以致用,業者也因而無人才匱乏之虞,所以營造出相得益彰、互利雙贏的局面。業者在二元制教育從人才培育的「第一哩」(first mile) 全程參與到「最後一哩」。有人說二元制是在人才培育上,業者和學校合體或搭檔(twinning) 共創雙贏(win-win)的最佳範例。

誠然,要仿效或超越德國二元制教育無法一蹴可及,但是國內業者加廣和加深地參與前述三大面向絕對必要。業者該和鄰近的學校搭檔,建立起緊密的夥伴關係,以:

  1. 積極透過器材捐贈、獎助學金提供、業師支援和參訪活動安排等方式「贊助學校教育」;
  2. 加大「提供職場體驗」的涵蓋範圍、人次數量和時間彈性,使能在全學年、各年級安排見習和實習,且該盡可能朝提供有 酬實習努力;
  3. 透過提供諮詢意見和工作需求等形式「供給職涯資訊」,使職涯資訊既合時宜又對學校和學生都實用。

總而言之,我國的人才培育有待業者和學校搭檔以共創雙贏(twinning for win-win)。而政府部門更須扮演好障礙排除者和利基促進者的角色,以下是一些政府部門該加強的重點工作:

  1. 體認小型企業育才能力相對有限,也常未獲學校青睞,而最需公共支援;
  2. 引導所有學校重視和業者搭檔,以豐富學生學習經驗;
  3. 表彰業者和學校搭檔育才的最佳實務;
  4. 提供更簡單明瞭的指引,以利學生平安保險和實習場所安全衛生和危機評估等配套有明確依循;
  5. 促使業者和學校都週知有那些資源與支援可用於搭檔育才。
作者:李隆盛/中臺科技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