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效益才是業界廠家參與職前訓練班制的最大誘因:德國的經驗


二元制VET 是德國人的主要就業通道之一,對德國經濟與社會做出重大貢獻

德國全國人口中,超過半數接受過二元制VET(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ual VET;以下簡稱二元制VET),超過四成畢業自二元制VET。亦即,二元制VET是德國人的主要就業通道之一。二元制VET指每個VET班制都有「廠家(或公司)」和「學校」兩個協調一致的學習場域⸺學徒(或稱訓練生)70%時間接受廠家內部學徒訓練和30%時間接受職業學校教育。廠家學徒訓練係依據訓練合約進行,廠家需支付學徒訓練津貼,並在真實的工作條件(合格內部訓練師、合時需的設備等)下,提供學徒系統化訓練。職業學校則依據《義務教育法》,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職業學校設施、師資等所需財源,免費開設職業科目(占2/3時間)和普通教育科目(占1/3時間)。學徒在廠家接受訓練和在學校接受教育所需經費,分別由廠家和政府負擔。

根據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訓練研究所(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 BIBB)的《2017年資料報告》(Data Report 2017),二元制VET的一些事實與數據如下:

  1. 學徒方面:在被認可的326個職業中,共有130萬名學徒。所有受雇員工中,有5.1%是學徒。參與二元制VET就業安全較高(二元制VET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5%,而未接受二元制VET 訓練者就業率只有80%)。平均每月得到約 854歐元(2017年1歐元平均約為新台幣36元,故854歐元約為新台幣30,744元)的訓練津貼。
  1. 廠家方面:全國210萬家廠家中,有43.8萬家(約20.0%)提供二元制VET訓練,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每年訓練超過50萬名新進學徒。施訓後雇用68%的學徒當臨時或永久員工。廠家平均每年投資在每名學徒身上1.8萬歐元(約新台幣65萬元;其中62%為訓練津貼)。投資額的70%可因為訓練生在訓練期間參與生產的貢獻而回收。
  1. 政府方面:需與雇主分擔二元制VET經費,2016年用於二元制VET的公共支出達47.5億歐元,其中29億歐元用於支持1,550所提供部分時間VET的公立學校,18.5億歐元用於VET的指導、監督,以及後續支持措施。雇主貢獻77億歐元(相當於二元制VET總淨成本;總成本則為256億歐元)。

二元制VET對國家經濟或社會的主要貢獻是促使德國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強,青年失業率相對較低(7.2%)。

 

二元制VET高度依賴廠家投資訓練的意願,而投資廠家主要考量在成本效益上符合期望

如前述,德國全國約有兩成的廠家投資參與二元制VET。由於政府的經費只用在公立職業學校,所以廠家內部的訓練成本需由廠家自行負擔,只有少數特殊狀況(如身心障礙學徒)才會獲得政府的直接補助。勞工經濟學家Anika Jansen曾經從文獻歸納出德國廠家參與訓練的原因有下列五項:

  1. 生產動機—想從學徒的生產貢獻中獲利;
  2. 投資動機—想留住結訓學員和確保未來員工的能力;
  3. 篩選動機—想藉由訓練觀察學徒選擇最好的留任;
  4. 社會責任—想提供年輕人投入勞動事長的機會;以及
  5. 聲望動機—想讓客戶、潛在員工和供應商們產生較好的形象。

但是,Jansen 指出廠家的參與主要是基於合理的成本效益考量。

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是一種尋求如何以最低成本獲得最大效益的經濟(或投資)決策方法。Jansen指出,廠家投資二元制VET訓練的效益可大分為訓練效益(學徒的生產貢獻)、留任效益和其他效益的三類,總成本則可大分為學徒成本(薪資和福利)、訓練師成本、實體成本和其他成本四類。

由於長期效益的許多層面難以用金錢計量,所以Jansen曾採用只計算學徒訓練期間的短期成本和效益進行分析。其訓練效益只計入訓練期間學徒的生產貢獻和由政府等外部取得的補助,總成本則含上述四類。淨成本則為總成本減去訓練效益之差。Jansen係根據BIBB 2007年電腦輔助訪談調查參與訓練廠家中51個職業大約3,000名人員(訓練負責人、人事主管或企業主)所蒐集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2007年每名學徒的平均總成本是15,288歐元,效益是11,699歐元(回收率約77%),淨成本是3,596歐元(即廠家需負擔部分)。而在總成本中:62%是學徒成本,22%是訓練師成本,12%是其他成本,5%是實體成本。在訓練期間,學徒的產能逐年遞增,廠家負擔的淨成本逐年遞減。如就單一職業而言,51個受訪職業中,淨成本最低的是食品銷售員,最高的是工業工程電子技術員。

換句話說,二元制VET是在真實的工作條件下實施,學徒一結訓可立即勝任工作,以及大多數的訓練可透過生產活動實施而降低成本及提高學徒學習動機。因此,Jansen或BIBB認為廠家主要是考量投資二元制VET訓練的益本比(Benefit/Cost,簡稱B/C比;即總效益/總成本)符合期望,而願意投資。

 

做好成本效益分析才能說服廠家參與職前訓練班制,和透過相關資訊調整VET的政策與實務

以上德國的經驗,給我們的意涵至少如下:

  1. 從廠家觀點進行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才能說服廠家積極和永續參與。想要廠家積極和永續投資參與有待產學(或產訓)連結辦理的VET班制,需要政府機關和研究單位提出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資料,讓廠家心悅誠服地參與其中。當然,更應該鼓勵或協助廠家或其公協會進行分析。
  1. 宜從成本效益分析的相關資訊做出對應的VET政策與實務調整。例如:益本比高(即淨成本相對較低)的班制宜多由業界廠家投資參與,公共投資宜側重必要性和/或新興度高但益本比尚低的班制;政府對各種VET班制的獎補助該依職種或職類的益本比不同而做出差異化;德國二元制VET是邊就業邊就學能培育出優質人才,我國「先就業後升學」政策宜改弦易張為「邊就業邊就學」,以同時吸引學生投入班制和廠家投資辦理。

 

(本文改寫自刊登於《台灣教育雙月刊》第715期的〈德國廠家投資二元制職業教育與訓練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其對我國的意涵〉一文)

作者:李隆盛/中台科技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