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TECH技術人才培育模式企業夥伴的角色


教育部核定107學年度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等三所由公立工專改制的科技大學,實驗以P-TECH模式恢復五專學制辦學。所謂P-TECH是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的簡稱(暫譯為「科技進路學院先修高中」)。這是P-TECH產學合作科技人才培育模式首次在我國實施,因此國人對P-TECH模式均感陌生。P-TECH模式參與的機構多元,受限於篇幅,本文著重於闡述企業夥伴在模式中扮演的功能和任務。

 

P-TECH的發展背景

以往四年制大學學位通常是在科技產業獲得工作的必要條件;但現在隨著產業轉型,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相關領域技術人員急劇短缺。因此美國一些大型科技企業認為新技術的人力,需要採用新的教育、訓練和招聘方法;它們認為填補人才缺口應將重點放在以技能為基礎的訓練和招聘上。2011年IBM開始在美國紐約市推動P-TECH教育實驗計畫,P-TECH結合了高中、學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企業形成合作夥伴,共同培育科技產業技術人才。參與計畫的高中,與合作學院、企業共同規劃、設計課程;學區與政府教育部門提供政策、經費、與法規的支援。參與計畫的9-14年級學生,除了修讀高中課程外,可同時免費至合作學院修讀課程,並有機會至合作企業學習。參與計畫的學生,有相當高的比率在4年或5年就提前同時取得高中文憑和副學士文憑。由於P-TECH模式成效良好,目前美國已擴大到六個州進行實驗;澳洲則於2016年開始試辦,預估未來會有更多的國家和學校加入。

 

P-TECH模式企業夥伴的角色

P-TECH的成功有以下六項關鍵原則,其中前四項關鍵原則與企業夥伴的參與和投入有極密切關係:

一、合作夥伴

每一個P-TECH計畫結合了高中、學院、教育行政部門和企業形成合作夥伴,共同培育STEM有關的中級技術人力。P-TECH計畫通常包括多家的企業夥伴,這些企業都屬工業領域正高度發展的企業。為了有效執行P-TECH計畫,合作夥伴需共同組成推動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規畫委員會(Planning committee)、諮詢委員會(Advisory board)分層規劃各項執行策略及細節。此外,企業夥伴在規劃階段需指派一位企業員工,全時在學校工作以確保企業承諾事項的完成。               

二、整合高中與學院課程

參與P-TECH的企業夥伴與高中、學院和學區合作,選擇出未來最有工作機會的職業領域,規劃副學士學位學程。透過高中、學院課程整合及工作場所學習,培養學生達到符合企業雇用的標準。

P-TECH的學習準備工作以「技能地圖(Skills mapping)」描繪開始,「技能地圖」由企業夥伴主導,描繪出進入特定職業所需要的技術、學術跟專業技能,以確保學生達到「職涯就緒(Career ready)」的目標。「技能地圖」以企業錄用某職務員工時,期望員工應具備的技能及品質為標準,並前瞻地衡量該職務領域成長可能的變化,具體描繪出這個職務合格新員工應具備的工作技能和品質的內涵。技能地圖通常以圖形呈現,技能地圖描繪包括三個步驟:(1)由企業合作夥伴定義出學校工作職務所需技能;(2)由高中、學院與企業合作夥伴一起將技能回推到對應課程中,決定高中、學院提供給學生六年課程的內容及其順序;(3)每一年重新檢視,以確保學生畢業時學到最新的技能。

三、工作場所學習

工作場所學習包括:企業導師、工作場所參訪、職場實習和其他工作場所學習經驗。

  1. 企業導師:合作的企業夥伴,原則上以「一對一」方式指派每名學生一位企業導師(mentor)。企業導師的責任在協同學校教師,協助學生訂定個別化修課計畫、職場參訪、實習和其他職涯發展的諮詢。企業導師承諾至少指導學生一年以上,甚至期望可以成為學生終身的生涯諮詢師。企業導師每週與學生見面至少30分鐘;學生在職場實習時,每週至學生實習現場訪視至少一次,以確保學生實習符合學生生涯發展的需求。
  1. 工作場所參訪:工作場所參訪都經過嚴謹計劃而後進行。參訪前由學校實習輔導老師(School-Based internship coordinator)確認學生完成應準備的事項及提醒參訪時應觀摩的事項;參訪結束後,學生與學校實習輔導老師、企業導師檢討參訪的心得,以確保學生達成工作場所參訪的預定目標。
  1. 職場實習:職場實習通常為有薪,全時間在第三年結束後的暑假實習;但最遲在八月的第三週結束。學生實習前需開始修習學院的課程,且需通過虛擬企業(Virtual enterprise)課程。學生實習時企業會指派指導員(Employer supervisor)負責規劃及管理學生實習的安排。
  1. 其他工作場所學習:其他工作場所學習可能包括:安排學生參與業界演講活動、新員工招募會、企業慶典、人力資源部門訓練活動、市場銷售活動及專業發展討論會…等。

四、優先錄用

P-TECH企業夥伴承諾學生完成P-TECH學程取得副學士學位後,企業一旦有相關職位出缺,將優先錄用計畫畢業的學生。

五、免費

美國高中一般免學費;學院修課則需支付學費。而P-TECH學生赴學院修課原則上仍免費。所需的費用由學區、州政府或申請聯邦經費支付。

六、開放入學

P-TECH採開放式入學,由於學習免費,甚至可能提前自學院畢業,工作機會大;因此對少數族裔、經濟弱勢和希望提前就業的學生吸引力甚大。

 

P-TECH模式可有效解決新科技產業技術人力不足問題

P-TECH模式幫助學生拓展他們對未來潛在生涯的了解,並且讓學生一旦就業,就能勝任工作的要求。幫助學生了解他們修讀的課程對其生涯發展的意義,讓學生的學習內容與真正世界的期望之間產生連結,因此學生學習動機甚高。美國實施的經驗顯示,它可以有效解決新科技產業技術人力不足問題、降低犯罪率、促進社區發展、促成社會公平。台灣科技產業同樣面臨合格技術人力不足的問題,政府透過三所國立科技大學恢復五專學制採用P-TECH模式進行實驗教學,期能將美國的經驗成功複製到台灣。然而美國辦理的經驗顯示:P-TECH能否成功?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和企業能打破舊思維通力合作是必要條件,此外企業夥伴的理解、參與及願意長期堅定的投入實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這也應是我們在試辦P-TECH教育新模式時須特別重視之處。

 

延伸閱讀:

  1. 林俊彥、陳毓珺(2019)。《美國、澳洲P-TECH教育新模式之發展》。載於陳德華、胡如萍(主編),契合式人才培育(83-114頁)。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2. P>TECH. How It Works (2019, March 10)
作者:林俊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