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結構如何影響產業人才培育


學用落差為國內教育重要議題,不管過去曾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如教改或學制分流等),青年失業率逐年攀升,業界抱怨找不到可用人才是不爭的事實。國內究竟有無機會突破產業結構無法大幅改變等限制,先從政策方案調整來改變現況?答案是可能的。建議可由調整課程學分及增加學制彈性兩項著手:

 

一、調整課程學分: 

為何國外大學教學品質及訓練成效較優?主要差異就在課程學分數的安排。以美國印地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為例,大學部學生修畢120~128學分即可畢業,學生每學期修12~17學分,約4~8門課,大一新生則建議修15學分,約4~6門課。大學部少有2學分課程,如有4學分課程也會安排在同一學期,並按照需要搭配實驗或討論課程(時數算在課程學分內)。單就制度而言,與國內大學類似。但以課程內容來看,國外課程安排較為精實。尤其嚴格要求每堂課必須依進度完成份量不輕的指定閱讀、作業及考試,學生只要修完一門3學分的課程,通常對課程整體架構與相關重要理論就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國內現階段大學畢業最低修習128學分,每門課程約2~4學分,4學分課程要花一學年來完成,這使得學生每學期至少修8~10門課程。加上為提升就業力,學生多選修雙學位、學程及輔系。在時間安排上,學生除了固定上課時間,課餘還要打工、參加社團、上網聊天等,並沒有多餘時間能專心在課業上。2006年國內調查已顯示大一學生約有半數每天唸書時間不到一小時,現在情況恐怕更加嚴重。如此淺碟式的學習,只會弱化大學教學成效。

要儘速解決這個問題,可透過課程重新規劃一途,首先必須再次確認哪些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該修。像輔系可參考國外做法,深入修習5~7門3學分的課程,並納入畢業學分內。不然儘管國內大學早已完成課程地圖及模組設計,卻也無法提高系所課程彈性。有不少學系課程仍與二十幾年前教育部頒訂之系所課程標準類似,未能與國際學術發展同步,亦不能與業界需求接軌。故籲請系所重新思考每門課程所需學分數,及時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據瞭解,已有學校進行類似的課程調整,將通識課程改為每門3學分,並推動跨領域學習及強化課程內容,以兼顧課程之廣度及深度。若能確實調整課程學分數,亦可解決教育部原先考慮降低學士畢業門檻至100學分,卻被外界質疑更會降低大學畢業生競爭力的問題。

 

二、增加學制彈性:

除了課程結構調整外,另可強化產學合作共同培育人才,譬如推動相關措施並進行制度調整。像台科大今年就為大學部新生推出先工作再升學方案,學生可保留學籍2年,期間不僅免學雜費,校方還會幫學生介紹工作,工作經驗亦可抵免實習,所提供的免費隨班附讀語言或通識課程亦可抵免學分。北科大也有類似的規劃,學生考上後若想先就業,可申請2年校外實習,不僅可抵免至少18個學分,在實習期間,學校還會提供協助、定期安排師生會面,又可申請退還五分之一的雜費。為縮短學用落差,近年來教育部積極鼓勵學生校外實習,但就企業立場,暑期實習時間太短,企業不僅得協助訓練,還得提供實習生相關保障,故參與意願低。若能透過前述方案找到持續工作兩年的基層人才,對企業來說是較具吸引力的。

雖然校外實習不易推動,但依然值得繼續,畢竟校外實習仍是縮短學用落差的有效方法,況且還是有企業想及早招募國內優秀人才。但如依現行學制每學期上課18週,維持現行在暑期實習的做法,確實無法解決實習成效不彰的問題。若教育部能放寬規定,交由各校自行調整,或者先在少數學校試行,也許可參考採用美國大學學制,兩學期各授課16週,暑期約15週,甚至調整為一學年三學期,不僅能增加修課與實習彈性,配合企業在淡季進入企業,或許反而有助於校外實習之推動。

要解決學用落差產業人才不足問題,並不是要大刀闊斧全面調整相關機制,而是可規劃少數方案先試行,在少數學校確實執行,確定政策走向可行之後,才推廣至他校,或由其他各校自行決定是否採行。不然過去有不少立意極佳的方案,一開始就全面實施,反而造成各校莫大困擾,以上提供政策推動相關單位參考。

作者:陳曉郁/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