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玟揚精密攜手iPAS數位人才培育計畫,挺過人才荒危機!


成立於民國87年的玟揚精密,是由連同董事長嚴仕育在內的5位股東共同創辦的,當時相中的就是臺灣的電子產業旱地拔蔥迅速崛起,因此加入供應鏈成為半導體模具、治具開發及高粗厚加工的OEM廠。隨著臺灣經濟起飛,玟揚也從OEM走向ODM,從不到5百萬的年營業額,到現在的破億佳績,昔日的偏郊小廠,如今儼然成長為業界的領導品牌,今年更一舉拿下臺中市政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所主辦的金手獎殊榮。

在各項服務與產品之中,玟揚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研磨、拋光的技術,專業程度在臺灣數一數二,更不輸久居世界工具機霸位的日、德等國。除此之外,包含高精度銑削、表面處理設備、多樣量測檢驗設備等,玟揚也都相當在行,三段式晶片頂出座的設計,以及博晶片改良治具組的開發等客製化服務,也深獲業界肯定。嚴董事長表示,玟揚一路走來能有這麼亮眼的表現,關鍵就在於對人才的重視。

 

疼惜人才,全力投入培育

「玟揚以在地化生產的方式,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價格更實惠,因此有相當強的競爭力。」嚴董事長表示,一開始臺灣的電子製造業需要仰賴國外廠商的設備及技術,然而在玟揚投入之後,就有了更好的選擇,因此前期玟揚的業績攀升得相當快。可惜好景不常,全球的電子產業在2000年出現了泡沫化,另外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也受到重大衝擊,裁員、無薪假等狀況層出不窮,最近3年的新冠疫情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疼惜人才的嚴董事長,在遭逢低潮時不僅沒有裁過人,也不曾實施過無薪假,反而在股東的支持下,邀請外部講師前來給員工上課,所以員工不僅無須擔心生計,而且還能學習成長。「唯有在低潮時蹲低馬步、好好學習,在機會到來時才能夠一舉翻身、搶得先機!」從嚴董事長霸氣的宣言之中可以看出玟揚的成功之道。

 

直球對決人才荒現況

挺過幾次低潮之後,玟揚都能有超越以往的表現,如今每個月的營業額也來到了千萬等級,直到4年前少子化的影響開始加劇,才讓嚴董事長有了危機意識,因此在108年,玟揚積極串聯勤益科大,在機械系教授林岳鋒的協助之下,投入產業人才培育計畫,並於今年鏈結教育部產業學院計畫,進一步申請經濟部iPAS數位人才實作培育補助,加速人才數位素養的提升,一舉打通產官學,為培育人才建構最完善的環境。

林教授表示,學生在校內的工具機大樓可以接觸到最新的設備,學習到能夠實際運用在工作上的專業技術,來到玟揚接受實作課程的訓練時,再進一步吸收豐富經驗,經過老師的提點及前輩無私地分享,每位參與其中的學生都有長足進步。

透過參與iPAS數位人才實作培育補助,勤益科大學生落實250小時的課程學習,在職員工則有380小時。兩組人馬經過為期約2-3個月的訓練之後,共有13位順利通過iPAS的「工具機械設計工程師」認證考試,其中就包含了親作表率的嚴董事長。

 

鏈結iPAS加速企業轉型

「iPAS的認證對於人才能力的辨識度相當高,所以只要是獲證者,我們都願意給予最好的條件來聘任或獎勵。」嚴董事長強調,iPAS獲證者不僅能快速上手,大幅縮短企業端的訓練時間,而且願意主動學習的共同特性,也讓玟揚不吝祭出優渥條件,像是取得證照的學生來任職,將高於一般薪資水準10%左右;在職員工通過考試,也會立刻頒發8,000元的獎勵金,同時更會安排升遷,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重視。

嚴仕育董事長(右)頒發激勵獎金予順利獲證的專案同仁。

圖一、嚴仕育董事長(右)頒發激勵獎金予順利獲證的專案同仁。

 

在嚴董事長眼中,參與iPAS實作培育補助的成效相當好,不僅員工的本職學能及專業知識都有顯著提升,課程甫結束的8月業績及各項指標,就全都有正向拉抬,尤其是對實作經驗豐富的老手們來說,很難得有機會可以坐下來學習新的知識及技術,包含像是智慧化工廠、工業4.0等等,嚴董感動地說:「這些老戰友在學習之後,會主動站在公司立場,要求更新設備以利拉高產值,真的很欣慰。」

除了專業技術之外,嚴董事長接下來還希望能藉著iPAS計畫引進企業管理及ESG等不同類型的人才,藉以加速企業轉型,讓人才在知識層面能作到跨領域的結合,進而帶領玟揚邁向下一個億元挑戰!

作者: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推動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