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分享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以下稱社企)指的是透過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組織,學理上常被稱為是創造共享價值(Shared Value)、或提升利他與利己之間的混合價值(Hybrid Value)。在解決或改善某一項特定社會問題上,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使命極為相似;為了有效達成目的,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相近,提供產品、服務、獲得營收來支持永續經營,尤其現今更強調社會創新的重要性,讓不論是社會創新組織光譜(如圖一)中的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一般企業都能夠藉由專長、找到社會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進而促成社會創新。因為社會創新可說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可以是當代科技與創新設計的有機結合。這些是青年學子願意投入熱情成立社會企業、實踐社會創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社會創新組織光譜涵蓋非營利組織到傳統營利企業,依其資金來源、成立目的、組織 型態與推動方向雖各有不同,皆可發揮專長,提出有益於社會的創新解決方案。

圖一、社會創新組織光譜

資料來源:行政院社會創新行動方案(107-111年)

 

行政院宣布2014年是臺灣「社企元年」。臺灣社企逐漸累積了經濟營運、社會創新的能量,也有了政府神隊友的適度支援。當前社會創新行動方案的執行策略有:價值培育、資金取得、創新育成、法規調適、推動拓展、國際連結。這些都是支持社會企業開枝散葉的重要支柱,若能讓臺灣社會創新價值與國際接軌,將會是國際經貿、交流創新模式。根據統計數據,登錄在社會創新平台上有738家社創組織,這些組織也許規模不大,創辦人也經常身兼多職,卻能發光發熱,帶動社會整體往進步的方向前進。國內私立大學,例如:文化大學社企在職專班、輔仁大學、世新大學等,都陸續回應社會企業的最新趨勢,開設相關研究所課程。

從產業別來看,大多數的社企組織依然在服務業、餐飲業、與人第一線面對面的比例較多,也符合社企的創立宗旨;然而,筆者觀察到,當社企有機會把使命「規模化」,就更有機會把創新的種子擴散出去,「作好事、更要有方法!」提升到擴大社會影響力的層次,不只獨善其身,社企更要兼善臺灣社會各個族群,把光明與希望照進我們原本看不見的地方。綜觀目前有登錄的社企之中,筆者分享以下三個案例,鼓勵讀者朋友進一步發揮創意,善盡個人的社會責任與創新創意思維。

(一)Impact Hub Taipei

Impact Hub Taipei是一個提供社會企業家推動創造與改變的空間,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新創圓夢網上分類是創育機構。兩位青年創辦人2015年將這個在全球扮演社會創新實驗室、孵化器、社群中心的概念引進臺灣後,目前持續提供社會企業作為空間進駐、同時也提供NPO轉型、透過國際鏈結讓社會創新的力量可以從海外輸入或輸出。在當前老屋新生空間營運上最具代表性的作為是與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合作的「家樂福影響力概念店」。簡單來說,Impact Hub Taipei的永續性在於支持社企、社創成長,促進生態系的成長,因此有志投入社會企業、社會創新的青年可以透過在創育機構的孵化,獲得更多的資金、創業諮詢、團隊交流等支持,成長的路上絕不孤單。

(二)茶籽堂

歷經兩代接力,社會企業茶籽堂的青年品牌創辦人自2012年起,將品牌形象化、銷售通路化,並納入B型企業認證[註]的精神,順利打入高階保養品市場。從傳統產業到將商品包裝,進而找到產品對在地農業的承諾,逐漸地用產品創新大眾對茶籽文化的認識。並參與第三屆社企流iLab育成計畫,這個計畫是由政府支持、企業協力,共同支持社會創新創業發展。上一代的創業雖然有臺灣經濟起飛的大環境支持,第二代與新一代的創新創業,一樣可以小而美,把傳統工匠精神納入新社企,加以善用政府、社會資源,商品就此擁有不凡生命力。

(三)Ibu原鄉兒少生涯教育協會

創立協會的郭孔寧女士,學生時期就積極關懷後山臺東的部落文化,以及部落青年的職涯探索。為了翻轉原住民青年職涯刻板印象,如:是否只能當警察、護士、歌手或球員?其實,只要青年有適當的陪伴與探索,一樣可以成長茁壯。Ibu協會在這樣的思想養分中成立,2021年下半年,Ibu協會申請並通過公益勸募字號,可以開始透過募資深度的協助在地青年。社企的創立,其組織型態不侷限在協會、基金會、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回應與挑戰的社會問題究竟為何,這呼應了社會創新組織光譜,更是開啟新的商業模式。

上述臺灣個案的分享,與全球社會企業的正向發展互相輝映。筆者十多年前在英國倫敦求學,已有協助街友自立的大誌雜誌(Big Issue)、協助青年在高級餐廳Fifteen廚房培養一技之長的名廚Jamie Oliver,全球社企已有更長足的發展。當然,社企如同上市上櫃公司、以及新創團隊,都會遇到經營管理的痛點。簡言之,青年投入社會企業、從事社會創新對於臺灣經濟多元發展是一股動能,未來可以著重加強行銷與理念的推廣,及在後疫情時代保持彈性調整的作為。唯有越多青年踴躍投入,讓整體社會企業、社會創新生態圈更加蓬勃發展,你我將可見證引領臺灣新經濟發展的善「新」模式。

 

[註]B型企業認證:推動B型企業的是2007年設立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透過商業影響力評估(BIA)工具,針對企業的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發展(供應鏈)和客戶影響力等五個面向,依所在市場、產業類別及員工人數規模進行量化評估,拿到總分200分之80分的企業,方成為獲得B型企業認證。

 

延伸閱讀:

  1. 社企流,「社企力!社會企業=翻轉企業的變革力量。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獲利!」,果力文化出版,2014。
  2. 財團法人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公益的活水:臺灣社會企業的理論與實踐」,2014。
  3. 社企流iLab
作者:李欣芸/桃園市政府青年諮詢委員、臺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