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STEM科技人才培育的迫切性


「男生學理工,女生學人文」的性別刻版印象並非臺灣獨有,東西方國家普遍存在此現象。依據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的科學報告顯示,女性在STEM (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領域參與研究的比例僅28.4%,男性則高達71.4%。如此高懸殊的比例使得聯合國於2015年9月提出2030年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取代千禧年發展目標,其中「目標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和「目標5:實現性別平等,並賦權所有的女性與女童」都和女性有關。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2014-201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僅約30%的女學生選擇就讀STEM領域。而我國教育部公佈108學年度就讀大專院校(含四年制大學、碩士班和博士班)統計結果顯示,在女學生數較多的前四大學門中女性的佔有率分別是社會福利83.2%最高,其次醫藥衛生73.2%,第三語文70.6%和第四是教育67.2%;然而在STEM相關學門女性比率分別為科學14.7%、科技27.5%、工程30.2%和數學31.7%。顯示我國女學生選擇STEM的比例相對低了許多,代表仍需多加鼓勵女性選讀STEM領域,以促進STEM男女平權觀念。

微軟(Microsoft)公司針對英國1,000位年齡介於11至30歲間女性調查她們對STEM領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結果發現11歲之前大多數英國女孩會對STEM科目產生興趣,但在16-17歲之間此興趣急遽下降,且一去不返。家長和學校只有五年的時間來培養她們對STEM科目的熱情。因此該研究也強調女孩在小學階段參與STEM科目的重要性。Facebook和Google也曾公佈2015年搜集的多樣性資料,顯示「在美國,年齡介於15到64歲的人口中,投入電腦科學領域的女性只有1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7)邁向2030科學評鑑報告(Evaluation of UNESCO Science Report-Towards 2030)數據顯示,在此領域全球有43%的女性擁有博士學位,但是女性研究人員卻僅28.4%。到了2021年該組織的報告顯示,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百分比提高到44%,女性科學研究人員提高到33%。雖畢業自工程領域的女性達28%、計算機相關領域40%,但在物理、計算機和數學的就業場域,女性仍是少數,尤其是AI女性專業人員僅22%。同時,報告顯示將近11%的女性在取得博士學位後,並沒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此外,女性研究人員的薪資與研究經費也都比男性少。在數位革命的今天更需要性別包容性,才是明智之舉。

女性在科技領域就業與擔任主管職的情況又是如何?據教科文組織針對會員國中七大科技公司2018至2019年做的女性技術與主管人員調查(見表一)發現,整體而言,女性技術從業人員的比例遠低於畢業自工程與計算機相關的比例,顯示接受STEM教育的女性並未進入相關產業貢獻所學,實屬教育上的資源浪費與社會的損失。

 

表一、20182019年七大科技公司女性技術人員與主管人員調查表

企業名稱

facebook

Apple

Amazon

Google

Microsoft

Huawei

Samsung

技術人員

23%

23%

?

21%

20%

?

17%

主管人員

33%

29%

27%

26%

20%

7%

6%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女性科學研究人員受到的限制與不平等待遇也可從諾貝爾獎得獎人性別分佈見其端倪。自1901至2020年女性獲得STEM相關的物理(4位)、化學(7位)和生物醫學(12位)獎只佔3%(引自諾貝爾獎官網https://www.nobelprize.org/)。對比於約30%的女性研究人員僅3%獲獎;而70%的男性研究人員之中,獲獎者卻佔97%,如此高的差距說明女性欠缺研究環境與支持系統。

為了促進女性STEM人才培育,聯合國大會在2015年通過訂定每年2月11日為「國際婦女和女孩科學日(International Day of Woman and Girls in Science)」,各國開始注重女性STEM教育推動與紮根。微軟建立現代繆斯(https://www.modernmuse.org/)線上平台,支持13-18歲女孩從事科學研究的角色楷模。1998年起,法國L'Oréal公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名創立全球女科學家獎(L'Oréal-UNESCO Awards For Women in Science),每年獎勵來自非洲和阿拉伯地區、亞太、歐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五大地區的五位女科學家,透過表揚建立典範楷模,以鼓勵更多女性參與科學,並讓全世界看見女性科學家的傑出研究與貢獻。

臺灣自2008年起設立「臺灣傑出女性科學家獎」,鼓勵從事「物質科學」領域研究的女性科學家,並自2009年起增設「新秀獎」獎勵四十歲以下科學家。2012年起往下扎根,為獎勵學業和研究兩方面皆有優異表現的博士班女學生設立「孟粹珠獎學金」。2019年起,獎勵對象擴及「物質科學」、「數學」、和「資訊科學」三個領域,並支持「For Girl In Science」的全球行動,臺灣的「女高校科學巡迴講座」等都是實際支持女孩STEM的具體行動。更有科技部廣徵「女性科技人才培育之科學活動計畫」及「性別與科技規劃推動計畫」。

作者:戴明鳳/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兼教務處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