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優化研究環境,培育價創型研究人才


日本於2021年3月公布第六期科技創新基本計畫(以下簡稱基本計畫),揭示超智慧社會(Society 5.0)的願景為打造「保障國民安心及安全生活之永續強韌社會」、「人人實現多元幸福的社會」,並指出兼顧「應對全球發展課題」、「國內社會結構的改革」之重要性。自2021年起5年內,日本政府的研發投資總額將達30兆日圓(折合新臺幣約為7.7兆元),公私研發投資總額將逾120兆日圓(折合新臺幣約為31兆元)。

新一期基本計畫融入日本社會重視的「信任」和「分享」的傳統價值觀,以實現超智慧社會,傳遞給世界並為全球作出貢獻,同時吸引全球人才和投資。日本政府指出,今後實現社會5.0的關鍵為融合虛實空間轉換為永續發展和韌性的社會,通過設計新的社會體系,孕育知識作為價值創造的源泉,同時培養支持新社會願景發展的人才。總體目標為融合跨領域知識促進社會改革,創造知識和人才投資的良性發展循環。

 

計畫內容

該計畫發展主軸之一,為發展知識領域和加強研究能力,作為價值創造的源泉。主要推動內容如下:

(一)重建環境以產生多元卓越的研究

  • 改善博士生待遇,拓寬博士生就業渠道,保障年輕研究人員就業穩定性。
  • 促進女性研究人員發揮所長,振興基礎研究及學術研究,推動國際共同研究和國際人才流動循環。
  • 振興人文社會科學、創造知識融合(加強科研獎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的數位轉型)。

(二)建構新的研究體系(推動開放科學和數據驅動型研究等)

  • 研究數據、管理和活用,加速運用智慧實驗室、AI的相關研究。
  • 維護和共享研究設施、設備,驅動研究數位轉型孕育新的研究社群與營造友善研究環境。

(三)推進大學改革並拓展學校策略管理功能

  • 發展多元且獨具特色的大學(過渡到真正的管理實體,進一步發展為國際頂尖水準的研究型大學),同時創建10兆日圓的大學創投基金。

 

計畫效益與目標

(一)質性目標

第六期科技創新基本計畫的總體目標為持續創造具有多樣性和卓越性的知識,維持世界頂尖水準的研究能力,期讓優秀的年輕研究人員可活躍在學術、產業和公部門等各領域,並營造友善環境,以自身為榮繼續攻讀博士課程,並勇於接受挑戰,而無須擔心經濟問題。

同時,推動基礎研究和學術研究的多元化發展,及優秀研究成果的創造和積累,為潛力研究人員提供連貫政策支援方案。在確保研究多樣性的環境中,保障個別研究人員的研究時間之充足性,促進跨學科多元主體知識的交流,而不受各限專業領域。透過海外培訓和海外經歷,推動研究進展突飛猛進,創造更高水準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預期人文社會科學逐步充實研究能量,將建立與自然科學知識相融合的跨領域知識,旨運用解決國內、海外和在地面臨日益複雜的問題。

(二)量化指標

總體指標為提升國際受關注研究領域的研究人數和參與度、獲專利引證論文數、被引用論文Top 10%及占論文總數的百分比。同時訂定政策推動主要量化目標如下:

  1. 博士生生活費補助制度:提升優秀博士生的待遇,獲得充足生活費的博士生人數至2025年增加到三倍(約等同升讀博班碩士生的70%)。未來申請生活費補助之優秀博士生,皆能獲得補助。
  2. 產業聘用的理工科系博士數量:至2025年,每年聘用的人數增加約1,000人(2018年4,570名理工科系博士中有1,151名就業)。
  3. 40歲以下大學專任教員人數:立基於厚實日本研究能量的觀點,在基本計畫施行期間,40歲以下大學教員人數期增加10%,未來則希望推升至30%或以上。
  4. 研究型大學研究人員:研究型大學定義為重點支援教育研究和社會貢獻為核心的國立大學,以創造國際頂尖水準的成果,在全球表現突出之大學。目標為35歲至39歲的終身職教員、產學共聘制教員佔大學專任教員之比例於基本計畫期間內提升10%以上(相較於2019年)。
  5. 大學新聘女性研究人員的占比:至2025年為止,訂定新聘女性研究人員於各領域的目標比例:科學領域為20%、工程領域為15%、農業領域為30%、醫學領域(包括醫學、牙醫、藥學)合計為30%、人文科學領域為45%、社會科學領域為30%。
  6. 大學女性教員的占比:包含校長、副校長和教授在內,女性教員在2025年以前須達到20%,2025年度須達到23%之目標(2020年為7%)。
  7. 大學教員的行政事務占比:到2025年須再減半(2017年為18%)。

 

參考資料:

  1. 日本內閣府,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2021.04。
  2. 日本內閣府,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評估指標,2021.04。
  3. 日本內閣府,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Basic Plan,2021.03。
作者:張峻菁/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政策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