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2030年的全球職業消長和能力變化


面對人工智慧(AI)的興起,有人曾打趣說:「如果沒掌握好AI,就會遭遇BI(即台語發音的『悲哀』)」。今天為明天準備,這十年為下十年打底,所有和人才(或人力)有關的利害關係人(如個人、教育者、企業和政府)都應該展望2030年時可能的職業消長和能力變化情形,並超前部署、及早準備,才不會陷入盲目飛行的危險。

 

2030全球職業消長預測:職業數量流失大於新增,個人需做好轉換職業或提升能力的準備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將「運用技術程序調適當前已出現的科技所進行的自動化(含AI和機器人,如自駕車、讀取X光影像的機器以及回應客戶服務查詢的演算法)」稱之為技術自動化。MGI於2017年的兩份報告書《可行的未來:自動化、就業、和生產力(A future that works: Automation,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及《流失和獲得的工作:自動化時代的人力轉移(Jobs lost, jobs gained: Workforce transitions in a time of automation)》指出,到2030年全球約一半當前的工作活動以及6成當前職業中至少30%的活動可被技術自動化。但只有很少(小於5%)的職業可完全被技術自動化。可是,到2030年實際會被自動化取代的工作活動比例可能較前述低(以工時估計是0-30%,中數為15%),原因是技術、經濟和社會因素都會影響自動化的採用。例如:在薪資相對較低的領域或區域,即使可以自動化,其速度也會被遲延;公部門等常較抗拒自動化;貧窮國家常缺錢投資自動化……。

就職業和領域而言,MGI報告指出最容易實現自動化的活動包括可預測環境中的體力活動,例如操作機器和製備速食。蒐集和處理資料則是另外兩類愈來愈可以用機器做得更快更好的活動,所以像抵押貸款發放、律師助理工作、會計和後台交易處理等大量人力可能被取代(但某些任務被自動化後,就業人數也可能不會減少,而需執行新的任務)。自動化對涉及人員管理、應用專門知能和社交互動的工作將產生較小的影響,因為在這些工作中,目前機器無法做到人類的績效。在不可預測環境中的工作(例如園丁、水電工或幼兒和老人照護人員)將看到較少的自動化,因為它們在技術上難以實現自動化,並且通常要求的薪資相對較低,降低了在商業上採行自動化的誘因。再舉例言之,美國下列五類職業中愈前面的職業愈可能技術自動化:(1)縫紉機作業員、農產品分級分類人員;(2)股市職員、旅遊代辦人員、手錶修理人員;(3)化學技術員、護理助理人員、網頁開發人員;(4)時尚設計人員、執行長、統計人員;(5)精神科醫師、立法人員。

2017年培生教育出版集團(Pearson Education)的報告書《能力的未來:2030年的就業(The Future of Skills: Employment in 2030)》,著眼於晚近對未來工作消長的討論太側重在自動化的影響而忽略了其他趨勢(如全球化、人口老化、都市化和綠色經濟興起),所有職業中約有一成會成長、兩成會萎縮,其餘七成左右的現職人力尚不知會如何變化。許多工作的就業機會會減少,重點是其本質是低度或中度能力需求的工作,主要是科技變革和全球化會降低許多低/中度能力職業(如營建、農業作業、製造生產)的重要性所致,行政、秘書和某些銷售職業也有此趨勢。而教育、醫療照護和廣義公部門的職業可能成長。

在2030年職業或工作機會的成長方面,MGI報告認為可能刺激新創工作的來源如下:收入和消費增加(尤其是在新興經濟體中),人口高齡化,科技的發展與部署,基礎設施和建物的投資,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氣候適應方面的投資,以前無償家務的市場化,因而指出下列是數量上最可能成長的職種:(1)醫療保健人員;(2)專業人員─如工程師、科學家、會計師和分析師;(3)資訊科技(IT)專業人員和其他技術專家;(4)經理和工作不能輕易用機器取代的行政人員;(5)教育人員─特別是在年輕人口的新興經濟體中;(6)創意工作人員─一小部分正隨著收入增加導致對休閒和娛樂需求提高而成長中的藝術者、表演者和演藝人員;(7)建築人員和相關專業─特別在涉及較高投資之基礎設施和建物時;(8)在不可預測環境中的手工和服務工作─如家庭保健助手和園丁。和前述培生報告書的發現雷同。

在自動化等因素衝擊下,職業有消有長,工作活動會改變。因此,MGI等報告指出自動化會提升產能和促進經濟發展,但全球數以億計的在職(甚至職前)人員需要有轉換職業或提升能力的準備。

 

2030全球職業能力變化:硬能力與時俱進,軟能力亟需補充,人員聘雇重視能力甚於經驗

前述MGI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4-8億人的工作會被自動化取代,而需另找新工作。其中0.75-3.75億人可能需要變換職種和學習新能力(但如加上前述收入和消費等其他因素的考量,則人數會較少)。亦即,預估2030年全球26.6億勞動力中,有8-9%是從事新的職業。各國需能面對勞動力轉職的挑戰,提供他們工作轉銜所需的能力和支持,否則會遭遇失業率上升和薪資下降的困境。

MGI報告指出,未來的工作者將花費較多的時間在機器能力較弱的活動上,例如:管理人員應用專門知識以及與他人溝通。花費較少時間在機器已經超越人類績效的可預測之體力活動以及資料蒐集和處理。他們從事這些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能力也將發生變化─需要更多的社交和情緒能力以及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例如邏輯推理和創造力。

培生報告書則指出,未來工作者除了在特定職業上需要更專業的知識之外,還需要廣泛的博雅知識(如英語、歷史、哲學、行政與管理),而格外需要補充的能力是顧客和人員服務能力、判斷和作決定能力、科技設計能力、想法的流暢表達能力、科學和作業分析能力。簡而言之,是硬能力應與時俱進,軟能力也亟需補充,才能因應未來職業變動所需的能力變化。而在人員聘雇方面也該重視能力甚於經驗,但是重視能力的選才需要更經濟有效的方法。

 

利害關係人務須加強投資人才

在接近和進入2020年時,出現了許多展望2030年全球或分區職業消長和能力變化的論述。這些論述的共同點是指出科技變革或自動化是影響職業消長和能力變化的主要驅力,但也關注除了自動化還有其他牽動的力量。

本文選擇被高度引用的論述,指出到2030年職業數量的流失可能大於新增,許多在職和職前人員會遭遇工作再設計而有重新學習、補充或提升能力的需求,以因應新的工作活動(如人機協作)或轉換到新的職種。就我國而言,亟需努力的作為至少有列兩項:

  1. 描繪出2030年職業和能力變化的圖像

現有的全球或分區職業消長和能力變化論述,大多不包含臺灣。我國政府機關或民間智庫宜參考已有的嚴謹論述之作法,採用後設/統合分析、場景分析等綜整方法,描繪出臺灣2030年職業和能力變化的可能圖像,提供我國人才的利害關係人參採。

  1. 兼重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管道發展能力

硬能力和軟能力急需由提供正規(formal)學習的單位,積極依需求盤整現有班制、課程、教學和評估之外,也急需鼓勵非正規(non-formal)和非正式(informal)學習管道發展。像是承認三種管道學習結果、有助確保學習品質和鼓勵終身學習的國家資歷架構(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NQF)也該加速建置。

前述需求亟待我國人才的利害關係人共同面對、一起努力。「未來已經到來,只是還沒均勻分配。」是美國作家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名句。2021庚子年是牛年,距離2030年已不到10年,大家亟需積極展望和犇向未來。

 

參考資料:

  1. A Future That Works: Automation,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 McKinsey & Company, January 2017. 
  2. Jobs lost, jobs gained: 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 McKinsey & Company, November 28, 2017. 
  3. The Future of Skills: Employment in 2030. London: Pearson and Nesta.
作者:李隆盛/國立聯合大學及中臺科技大學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