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新興技術看如何支持老齡人口成長


受少子化影響,臺灣人口正以全球最快速度急遽老化中。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2011年起,臺灣戰後嬰兒潮將陸續邁入65歲,每7人之中便有1個是老人。2018年3月底,內政部正式宣告臺灣老年人口突破14.05%,達到世界衛生組織「高齡社會」標準。臺灣也將在2026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屆時,65歲以上比率將成長至500萬人,占總人口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

不只臺灣受到高齡社會的挑戰,全球高齡化都是進行式。遙看世界強權美國,預估2035年時65歲以上者將首度超越兒童人口數,屆時美國將面臨每天有上萬人口成為高齡者。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指出,全球人口老化持續加速中,預計2060年時,光美國65歲以上就將高達9千5百萬人,占全國人口數的四分之一。因此,各國政府當務之急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建構活躍老化的社會,或落實優質老年長照制度,以因應超高齡社會海嘯般的狂襲。

 

創新技術支持老齡化人口

2019年3月5日,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發布了一份報告《支持老齡化人口的新興技術》(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an Aging Population),旨在確保具有改善老年人和失能者生活能力的創新技術。隨著年齡增長,伴隨失能的情況也變得更為普遍,大約有25%的65~74歲老人以及半數以上的75歲老人都有失能狀況,諸如重聽、視力減退或者行動障礙等問題,因此政府必須制定策略來讓高齡者可以更健康且獨立的生活下去。

川普政府提出的新政策旨在討論維持高齡者獨立生活所需的科技,同時討論未來科技可能發展的方向。可作為公共和私人研究與開發部門的指南,以確保高齡者能從我們逐步取得的技術進步中受益,協助他們盡可能地健康自立生活。

此外報告中也提出一些建議,尤其是針對深入了解失能老人在認知功能、交通、社交等方面的實際需求,會有利於發展特殊科技來幫助這個族群。該報告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從聯邦政府召集的專家所起草,重點介紹了六種關鍵技術,主要概述如下:

  1. 維持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動。創新科技可以幫助年長者有效地進行自立生活。例如,不需倚賴他人就能保持良好個人衛生、飲食以及醫療管理。該報告建議進行關鍵的研發以推進智能家居技術,居家監測儀器或甚至是居家型機器人的發明都能協助年長者過著有尊嚴且有品質的生活。
  2. 監測與強化認知能力。認知功能退化在衰老過程中很普遍,最終也會影響一個人獨立和安全生活的能力。進一步研發有望帶來先進的技術,能幫助老年人監測自我的認知變化、訓練認知功能,並確保不會帶來過重的財務負擔,協助其獨立管理財務。
  3. 維持溝通和社交能力。老年人可能會因聽力受損、社會孤立和孤獨而面臨在溝通上的挑戰,尤其是在經濟困難和農村地區。針對不同需求,就必須開發出各類型科技來促進老年人與社會的溝通交流。譬如助聽器、智慧型手機、手錶或定位導航系統等。
  4. 維持個人行動力。為了獨立生活,具備良好的行動能力絕對是首要關鍵。創新科技可以幫助老年人保持自在活動狀態,並安全地繼續執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各項行動。
  5. 提供友善交通服務。真正的自立生活代表能夠隨意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隨著年齡變化,身體行動力和認知能力將決定你能夠使用何種交通運輸工具。例如,一些高齡人士仍可開車上路,但必須改裝車輛或運用先進技術來提供協助。輔助系統中的其他研發有助於確保駕駛員的安全,不用擔心發生意外。新科技(諸如導航與行程記錄器)也能夠幫助老年人更安全、更輕鬆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並協助他們保持與社會及各類設施間的聯繫。
  6. 提供醫療照護資源。定期獲得醫療保健能幫助老年人保持活躍和獨立性。報告中強調必須加強對技術的研發,例如遠距醫療或特製化醫療來幫助整合和協調醫療照護資源,並提高醫療服務的有效性和效率。
  7. 其他跨面向領域議題。社會固然對新科技寄予厚望,但仍有以下一些必須面對和克服的挑戰:
    (1)系統需求:要執行前面所述的一些高科技功能,就必須確保有良好的通訊網絡系統,並具備基本的電腦、平板或手機。
    (2)使用者接受度:有些高科技的使用介面不夠友善或不方便周遭環境使用,都可能令高齡者產生排斥心理,導致他們無法有效利用科技。因此必須提供專門的訓練和支援,以克服老年人在使用上的心理障礙和困難。
    (3)功能設計:若干已確定的研發建議須仰賴特殊方法或技術,並需針對這些技術的當前功能進行改進才能有效部署,確保功能都能方便使用並具有效益。
    (4)確保安全跟隱私:新科技大多須收集足夠用戶資料以便提供客製化服務,故如何維護個人隱私及所搜尋資料的安全性與私密性便至關重要。
    (5)數據和資料原型:如何收集、且要收集哪些資料,資料的保存期限,都必須依據不同產品而改變設計,也是研發者要思考的方向。
    (6)評估:當創新科技上市後,因為沒有前車之鑑也無法與其他產品做比較,因此應另外設計一套標準去評估新產品的效益。
    (7)產品的安全性和性能需求:包括產品操作說明、與其他產品是否相容的介面等,都可能影響用戶安全及系統性能。
    (8)家庭照護者的需求:高齡化社會對照顧者的需求逐年攀高,因此照顧者也必須學會使用這些新興科技,並將其使用者經驗和滿意度列入考量。
    (9)智慧家庭(Smart Home):意指將居住空間電子化,有各種感應裝置能偵測高齡者的行動,使其可以自立生活,從而減輕照護者及護理人員的負擔。但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與努力。

 

逐步老化無可避免,健康變老才是重點

既然「變老」是我們人類造訪這個世界必經的過程,那麼如何讓自己以健康的狀態走完全程將會是必須的課題。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老年生活方針提出建議:唯有打造一個適宜晚年生活的社會環境才能讓人們健康地變老。

當人類邁入老年時期,生理機能已歷經數十年摧殘而產生疲乏退化,這時老年人就必須要懂得維持自身生理和心理健康,簡言之,越健康的晚年生活將花費越少金錢與資源在醫療與健康照護成本上。提供年長者健康無憂的環境將是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的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

  1.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AN AGING POPULATION,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ch 2019.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9/03/Emerging-Tech-to-Support-Aging-2019.pdf
  2.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Help Aging Americans Maintain Their Independence, The White House, March 5, 2019. https://www.whitehouse.gov/articles/emerging-technologies-help-aging-americans-maintain-independence/
作者:高純蓁/美商麥格羅‧希爾特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