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 日本的職訓如何培育新技術人才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生產製造業及勞動人口的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原始概念來自德國在2011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的「工業4.0」,相對於此,美國提出了「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 IIC)」、中國有「中國製造2025」等策略方案,日本政府在研究這些政策後統合為第四次產業革命,並進一步提出「社會5.0」。這些政策提案的共通點在於將未來工業融合了物理、數位和生物…等領域的知識,發展出各種創新科技,大幅改變過去的商業模式與人類的生活型態。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為了維持及提升產能,除了善用自身技術優勢之外,最重要的是培育有能力因應新技術需求的人才。日本政府經試算發現,未來日本約有一半的勞動人口,可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過程中被人工智慧或機器人所取代。為因應新科技對勞雇雙方帶來的影響,以提升、開發勞工的職業能力為目標,日本政府展開一系列產業調查、研究,進而以具體調查結果研擬因應措施,並應用至各類職業訓練,期望藉此改善職訓品質、擴大職訓規模。

 

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所需職業訓練內容調查研究

日本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校(簡稱職業大)已於第三期職訓政策實施期間(2013至2017年)提供相關產業各項配套輔導措施,包含:強化中小企業的支援諮詢服務、充實在職員工對應IoT或AI等技術的能力培訓、培養高級技工、加強生產現場的資訊技術(IT)能力等。2018年職業大研發中心又執行《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公共職業訓練,所需訓練內容的整理、分析》的調查研究,提出第四期職訓計畫,探討未來新科技的職業訓練目標及方向,培育可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之技術革新人才。

該調查的進行(見圖一)實際上涉及政府跨部會的合作。第一階段的文獻調查除了檢視過去政府的相關政策、研究調查及產業報告書,掌握產業脈絡,亦經由訪談聆聽中小企業的意見、召集專家學者(大學教授、大型企業高層等)舉辦研討會,蒐集各方建議,瞭解新科技對產業現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日本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職業訓練調查,歷經三階段,第一階段進行文獻調查、召集專家蒐集各方建議。第二階段探討技能的內容。第三階段則進行職業訓練的探討。 

圖一、《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職業訓練》調查研究的步驟與內容

圖片來源:作者翻譯整理

 

第二階段則將文獻調查的結果彙整,瞭解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變遷之下,企業需要什麼方面的人才、其中哪些人才尚待培育。再者,過去仰賴人工操作的業務內容已產生變化,亟需釐清目前仍需人力負擔的工作、技能暨技術是何性質。

第三階段是針對第二階段的結果作進一步的分析探討,分為三部份。其一是職業訓練的相關探討:根據欲培育的技術能力訂出訓練目標,並將所需技術對應不同受訓身分(待業者、在職者、學校畢業生),經過各類職訓相關課程委員會和研討會的討論後,進一步開設不同課程。二者探討實施職訓所需的要件,如:講師應具備什麼能力,教學方法與教材內容能否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產業需求、是否有效,並整合其他教育機關、企業的力量研擬合適的訓練內容。三者探討研究調查結果對職業訓練的影響:把握待業者、在職者、學校畢業生訓練的現況後,探討出的結果將對職業訓練產生什麼影響(變化),日後在各類訓練實行拓展的同時,整理、分析能夠解決(該調查研究)前述課題的對策方針,並由此培育出能夠負責開發並執行教育訓練的講師。

 

因應新科技的職業訓練目標、方向

如前所述,透過文獻調查、專家訪談、研討會等方式蒐集意見後,研擬、整合出職業訓練因應新科技需求的方向及內容。職業訓練的核心目標是「培植人才」,主要措施在於能力與技術的提升、傳承(見表一、圖二)。教材的內容、教學方式、講師的適任性,均經由課程研討委員會評估,並為不同身分類別的學員研擬了不同訓練方向、目標,介紹如下。

  • 待業者訓練:為了培育生產製造領域的高素質IT人才,配合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實施因應IoT等技術的職業訓練課程,績效目標是使參與課程之學員人數達到3,760人以上。
  • 在職者訓練:在日本屬於核心產業且具國際競爭力的生產製造領域中,開發對應IoT等技術的在職訓練課程。以IoT等技術為出發點,學習高附加價值、提升業務效率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技術。受訓人數的目標訂於30萬人以上。
  • 學校畢業生訓練[註]分為機構/學員二個層面。在厚生勞動省所管理的「獨立行政法人高齡・障害・求職者雇用支援機構(Japan Organization for Employment of the Elderly,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Job Seekers, 簡稱JEED)」轄下之職業能力開發學校中,研發、改良出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的職業訓練課程,培養高素質的人材,具體方向如:建構可以活用機器人技術(包含IoT或大數據等相關技術)的生產系統、培育營運管理系統人才。績效目標是10所教育機構,結業學員人數達到300人以上。

 

表一、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職業訓練之設計邏輯
根據的基礎 生產製造領域的各職訓體系
  • 生產系統設計
  • 作業、組裝
  • 維護、管理
  • 設計、研發
  • 工程、施工
活用的技術 伴隨第四次工業革命變遷而生的相關技術
  • 感測
  • 通訊
  • 大數據
  • AI
  • 模擬
  • 無人機
  • 機器人

……等

職訓的目的 培育有能力整合並解決現場問題的技術人員
  • 最佳化、優化
  • 人力精簡化
  • 品質提升
  • 問題癥結的預測
  • 效率化
  • 知識可見化
  • 技能傳承
  • 預先維護

……等

 

 研究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職業訓練內容,先經過培育需求的探討,解析未來業務流程及技術人員的能力,再探討如何安排訓練內容,習得應有的知識及技術能力。 

圖二、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職業訓練內容的推演(舉例說明)

圖片來源:作者翻譯整理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參與職業訓練的學員不僅止於產業現場的操作人員,負責指導職訓課程的講師也是人才培訓的重點對象。日本政府擬為職訓講師提供「精進技能(Skill up)」的研習課程,受訓人數目標訂在25,000人以上。此舉是為了確保職訓講師的知識、能力,可與結合新科技的課程內容匹配,對未來持續培植優良的產業人才是至關重要的樞紐。

 

[註]:學校畢業生訓練的申請資格為國中以上各級教育機構之畢業生。 

 

延伸閱讀:

  1. 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校研究發展中心《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職業訓練,所需訓練內容的整理、分析
  2. 日本厚生勞動省Hello Training網頁(各類職業訓練政策、方案的說明簡介)
  3. 日本內閣府「社會5.0 (Society 5.0)」科學技術政策
作者:陳冠蓉/日本政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