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接後職涯時代:資深工作者你準備好了嗎?


隨著時代變遷及高齡化趨勢,全球都掀起了延後退休的熱潮,不論是從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勞動力結構變化等因素來看,或站在總體的層面來看,勞動力的活化與有效運用,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都造成影響,就個體而言也有利益與立場上的衝突。不可否認的,這是一個直接可預期會發生的事實,且這更與個體的職涯決策息息相關。《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年度最佳麥肯錫論文」得主戴可沃(Ken Dychwalt)提出,「退休觀念,應該要退休了!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以更彈性的方式,持續不斷的工作。」

筆者以為與其把工作和退休看成兩件不同的事情,不如說在後職涯時代,我們將以什麼樣的型態生活著,我們如何可以更靈活的在這些型態中取得平衡。到底我們該如何應對後職涯時代?該注意及做些什麼準備?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許多事情都可以重新被再定義,退休觀念如此,「老」這個字亦是如此,我們不應也不該僅從年齡出發,一刀切的方式來界定何謂「老」,就工作者而言,他意謂者熟練的、經驗豐富的人。在無退休時代裏,他們是一群重要的「資深工作者」。

 

打破固有思維

多數人都對高齡工作者有較多的刻板印象,認為是一群「等待退休」、「沒有動力工作」、「拒絕學習新技術」、「不願意將腰桿彎低,拉下身段」,甚至是「老狗變不了新把戲」等等。再者年紀一大把了還需要拋頭露面的工作,常被臺灣社會貼上「老歹命」的標籤,這是社會文化、環境長久以來的偏見,尚需政府及群體中的每一份子一起努力撕掉這個標籤,政府或是企業都應管理高齡化的人力並制定「資深工作者的政策(Older Worker Policy)」。身為其中的我們,也應不再以年齡為理由,而放棄那些仍可為之的生活。

年齡與工作績效之間不一定呈現負向關係,遂當年齡逐漸增加,不代表工作能力會隨之衰弱。從McDaniel, Pesta, & Banks(2012)研究中發現若僅考量年齡因素,則不論是年輕工作者抑或是年長工作者,其工作績效幾乎沒有差異。此外根據研究若從體能部分探討年齡與績效的關係,年輕工作者工作效率明顯高於資深工作者;但資深工作者的經驗與歷練相較年輕工作者多了更多的內隱知識,只要組織提供系統化的知識轉換策略,這也將有利於補足組織中因資深工作者的離開而產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傳承的缺口。

反過來看,這是一個讓資深工作者得以發揮所長的機會,讓資深工作者得以在後職涯時代發展自身的長才,也讓不同世代的人有機會向其學習,並進而讓資深工作者感受到自我價值及存在感。

 

打造成長型心態

人如果抱持著某種想法或信念,就會無意識的配合行動,結果就變成現實,在心中寫下「自己一定會這樣過一生」的腳本,然後人生就照著腳本發展。一個人在成長過程都承襲許多來自他人的人生腳本,如果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需要改寫自己的人生腳本,運用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來改變既有成見,排除不合適的制約和價值觀。不同世代的工作者因環境背景的不同,自然會在工作價值觀上有所差異,而這樣的差異也展現出不同的工作態度與行為,進而產生職場上的溝通、管理等問題。資深工作者受到傳統工作價值觀的影響較關注工作的穩定性、組織目標和忠誠;年輕的世代則重視生活與工作平衡,重視生活品質更甚於工作本身;再者熟悉組織文化的資深工作者也較易採取溫和或保守的策略,而年輕世代則勇於挑戰,這些都造成了不同世代間的工作價值觀與行為特質,也直接或間接的造成不同世代間在工作上的鴻溝、誤解與衝突。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卡羅Ÿ杜維克(Carol Dweck)的研究表示,人們可以擁有兩種思維: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面對後職涯時代,資深工作者應擁有成長型思維,擁抱問題並視之為學習的機會,樂觀看待自己的所有特質,將個人原有的基本素質當成起點,隨著時間和努力的積累,藉由不斷的學習達成改變與持續不間斷的成長。

 

運用交換性思維擁有一席之地

從歷史文明的角度來看,文明源於各民族間不斷重覆的交流,過程中交流的本質都是植基於需要。就個體而言,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除了實質的物品外,也可以是個人經驗、知識與智慧的交流,且當人們交流愈發頻繁,則愈能產生強連結,而這樣的連結也會強化彼此對事物的認同感。不同世代具有不同的優勢,年輕工作者體力佳、具有數位與網路科技運用的數位原住民優勢且較不墨守成規;而資深工作者普遍來說較有責任感、豐富而熟練的經驗、豐碩的人脈、懂得待人接物的眉角等,從「我有」而非「我要」的角度出發,為對方提供價值,方能從對方手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論對方是組織、同事、合作夥伴或對手,而資深工作者也同等獲得自己所想要的工作、自尊與尊重。

不同世代的工作者,各有其優勢與限制,不是對或錯的差別,而是互補的關係,若資深工作者能理解及欣賞年輕世代的工作態度與能力,進而發揮自身的優勢及擅長,成為組織的助力,不僅能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及愉悅的工作氛圍,也能讓自己從中得到滿足感與成就感。從經濟學上來說,只有充分的交換,才得以獲得最大的資源配置,進而達到雙贏。凡事尋求共贏,方能延展出最有力量的共生關係。

 

找到自己生命的GPS

你今年幾歲?在目前這間公司待了幾年?對往後10年的生涯有任何規劃嗎?抓住問題背後的機會,尋求當前的最優解,試著從個人在該時期的發展任務中找到資深工作者的定位。後職涯時代不論是活用本業技能或轉職新職涯,該如何幫自己創造出不同的後職涯時代呢?筆者試著從人際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學派對於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分析資深工作者在設計下半場人生時的發展任務與重點,並進而協助資深工作者找到自己的定位,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接受生命的自然進程

此階段的任務應無條件的照顧自己的需要,以自己的需求為重,也能無條件的接納每個年紀都有自己的可愛與美麗,對人、角色、夢想與決定都學習著坦然的接受開啟與道別,接受並適應人生的失落是人生最美也最難的功課,並且這仍是一段可以主動積極的選擇的旅途,能夠自主、自決的完成階段旅程,展望下一段人生路。

(二)承諾與負責

你可以重新建立或確認你對自己的價值、目標、事業、角色、工作與使命的承諾。對承諾的達成程度負責,允許自己保有赤子之心,能夠好奇及具有熱心的探索世界,這和年齡無關,在於自己應該「動起來」,無論在工作中或生活中可以表達尋求必要的協助,可以獨立、可以依賴,可以用幽默的態度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

(三)整合與成熟

具有內在智慧的資深工作者,懂得尊重自我與他人的獨特,能將成熟的愛拓展,用自己的方式傳承所學與智慧, 讓生命因分享與傳承而美好,進而發揮創造與能力,享受自我效能並據此感到愉悅。

 

最終:讓年齡只是一個數字吧!

後職涯時代終身維持競爭力,是一項新的功課,找出自己「老有所用」的價值,如何延長工作夀命,在身體、能力所及的情況下,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保持活力,擁有別人期待的可用價值與需要,在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之餘,又能做著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事,還可獲得所需的自尊與自重,誠如:美國石油大亨杭特:「決定你的目標,你願意拿什麼來交換這個目標,想好事情的重要順序,付諸行動吧!」

 

參考資料:McDaniel, M. A., Pesta, B. J., & Banks, G. C. (2012). Job performance and the aging worker. The Oxford Handbook of Work and Aging, Edited by Walter C. Borman and Jerry W. Hedge, DOI: 10.1093/oxfordhb/9780195385052.013.0100

作者:賴嫦卿/臺灣職涯發展專業人員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