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中高齡人才的就業舞台︰一個機會,不同發現


經營著一間小小鐵材行,看著自己登在報上的徵才文,又看著坐在對面言行豪放的阿富,雖有將近30年的經驗,但年齡62歲,實在與我理想的機台操作人員有很大的差距,不確定阿富的體力是否能應付一整天的工作,而且有多年經驗的師傅退休前的薪水應該不低吧……

「有3萬塊阮就做了!」阿富自己提出。想著都刊登兩週了,也沒有其他人來應徵,那就試試看吧!說明了工作待遇、福利跟規定後,就請阿富隔天來上班了。

隔天早上745分,一下車就看見阿富在門口說:「頭家!無人工廠遮呢晚啦!」

就這樣,一轉眼8年過去了,小小工廠中有近十名員工,真是沒想到53歲的我是裡頭最年輕的,每天不到8點就聽到收音機的音樂聲伴隨著「砰!砰!砰!」機台剪裁鐵板發出的聲響,偶爾聽到阿富扯著大嗓門跟同事們說說笑笑。這幾年下來,還是期待能有年輕人接手這些技術,但跟這些員工們相處,發現用這些年紀大些的員工有不少好處,最大的優點就是穩定,工作一做就是好幾年,平時工作狀態也穩定,也許效能是跟不上年輕人了,但是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那是年輕人無法比較的了。

 

臺灣在2018年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目前超高齡(85歲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10.3%,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此外,少子化以及學習年齡延後等社會現象,導致臺灣勞動力的缺乏,雇用高齡、中高齡人才為未來職場趨勢,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如何善用高齡、中高齡人才?

  1. 抱持開放、接納的心態:打破對中高齡、高齡的刻板印象,像是大眾普遍年齡越大,工作精神與體力越差的迷思。雇用過熟齡員工的企業表示,熟齡員工的生活單純、規律,工作時精神狀態良好。給他們一個機會,用開放的心態重新認識高齡、中高齡。
  2. 彈性的工作模式:有時高齡、中高齡在工作上是需要被幫助的,可以透過彈性工時、工作輪調等制度的設計,促使組織在人力調配及運用上更具伸縮性。
  3. 維持界線:在尊重高齡、中高齡工作者珍貴經驗的同時,管理者更是要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鞏固上下屬之間的界線。
  4. 了解高齡、中高齡特性,並善用優勢:根據求職網站2019年所做的「中高齡勞工危機與銀髮族照護調查」[註],有雇用經驗的企業認為「熟齡勞工」的優點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為「穩定性高」(61.4%)、「實務經驗豐富」(57.9%)、「具抗壓性」(48.3%),以及「有責任感」(45.4%)、「配合度高」(33.1%)。

然而打造就業舞台,還需雇主與受雇者共同經營、建立,高齡、中高齡重返職場將會面臨許多的挑戰,在過程中須保持:

  1. 看見事實的勇氣:調查中指出有將近5成的高齡、中高齡返回職場時的薪資是低於原來薪資的,在面對自己的薪資、條件等等不如以往時,會在心理上有不小的影響,這是需要被承認並且花費時間去調適的。
  2. 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新事物:年齡上升確實會對認知能力造成影響,例如:記憶的衰退、注意的缺失、甚至是手眼協調能力的降低,這些無疑都成為了阻礙高齡、中高齡使用新技術的因素,但在這快速變化的時代,許多技術日新月異,若是對於新事物抱持著不抗拒學習的心態,能夠大大的提升形象,甚至提升自身競爭力。

面對臺灣目前人口結構,政府制定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原經行政院通過於109年5月1日施行,然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產業,勞動力運用有緊縮趨勢,勞動部積極推動多項勞工紓困方案,專法將延於疫情紓緩後再施行。本法中包含:

  1. 禁止企業對中高齡(指年滿四十五歲至六十五歲之人)、高齡者(指逾65歲以上者)有差別待遇,包含招募、升遷等都不得有年齡限制,違反可罰30~150萬元。
  2. 雇用高齡勞工可簽定期契約。
  3. 鼓勵雇用補助,例如僱用依法退休的高齡者,前6個月可補助每月1.3萬元,第7到第18個月補助費提高到1.5萬元;若是僱用45歲以上失業勞工滿1個月,可獲得聘用獎助每月1.3萬元;僱用滿65歲以上的失業勞工,可獲每人每月1.5萬元,最長12個月。

此外,為了協助提升工作技能與知識,如果雇主為高齡及中高齡員工辦理職業訓練,政府也可補助訓練費用以及提供訓練輔導協助。《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即將上路,跟上政府所提出的輔導政策,可以幫助解決高齡、中高齡工作上的挑戰,在勞力逐漸短缺的時代,能夠有效的運用高齡、中高齡人才,將可能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註]「中高齡勞工危機與銀髮族照護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19年9月12日到9月26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調查45歲(含)以上的會員,會員有效問卷共1,048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3.03%。至於企業有效問卷共855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3.35%。出處︰https://www.yes123.com.tw/admin/white_paper/article.asp?id=20191021121213

作者:林育甄/臺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