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逾淮為枳的臺灣技職教育


2021年4月21日的《天下雜誌》以「打不過學歷至上?德國自豪的技職體制,學生為何開始瘋文憑」為題做了深入報導。該文指出,現今德國一直引以為傲的技職體系,現正面臨高等教育普及後的嚴重挑戰。簡言之,高等教育文憑,如學士、碩士等學位,在德國具有愈來愈高的吸引力,而開始讓許多的德國青年重新考慮是否要走技職體系?是否應改唸文理高中,以取得大學文憑?

由於這樣考量的年輕人愈來愈多,而讓德國政府不得不正視此一問題。為此,德國政府的對策是:「...在2020年1月,引進一套新的資格證書,擁有『師傅級認證』的人可獲得學士學位。此外,在師傅級認證後繼續進修的人,也有機會獲得碩士學位,(德國)政府希望這樣的改革能重拾技職體系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然而,這樣的改革方案也引起不少爭議,德國校長協會甚至「譴責」這樣的作法,該文也具體指出:「(新政策下,它會)混淆了學術與職業教育之間的區別,主席Peter-André Alt表示,『新制度給人一種錯誤的印象,以為職業課程有學術性質。』」

德國政府在技職教育上的新政策是否能夠成功?是否能為其自豪的技職體系再添新枝?是個十分值得關注的焦點。

就臺灣而言,德國在2020年初開始的技職體系新政策,竟然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或許讓人有匪夷所思之感。這是因為臺灣在技職教育上,早已有各科技大學的設立,用以銜接專科及高職教育,而形成一個相對較完整的技職教育體系。因此,臺灣在技職教育體系上,相對於德國來說,是比較完整且有高階的配套,是領先於德國的。然臺灣的技職教育體系就更勝過德國了嗎?相信多數人的看法不必然是肯定的。

數年前一次與技職大學校長們的座談中,聽到技職大學的校長們長歎在臺灣推動技職教育的種種困難。有位護專的校長感歎道,在她的學校裡,有不少學生在畢業後根本就不打算從事護理這一行業,因此也無心學習,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校的教學。學生之所以有此心態,純粹是為混一個專科文憑而已。

另也有一位知名的高工校長感慨地說,他們學校裡的同學在高三時,幾乎沒有一位同學在技藝上求精進;相反地,所有的同學都在準備學科,以期考上自己理想中的科大。而進入科大後,又有多少人會再專精自己技術上的能力,這就要看看科大的教育學程及一般科大在其碩士班入學考試上的要求。

會議中也有人提到,臺灣技職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能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如何能不走向「文憑主義」呢?其中一個大膽的想法是,是否能要求技職體系畢業的同學,在畢業後須在業界工作二至三年,取得實際的工作經驗之後才能考科大呢?技職大學的校長們很務實地認為,家長必然出現強烈反對,以及教育部不能也不會對科大招生資格做出統一的要求下,這樣的想法在臺灣是斷不可行的,惟如此一來,臺灣技職教育體系的文憑化,也呈積重難返之勢矣。

一般人們對「文憑主義」的批評,就是它虛有其表而無實際功能。若依德國校長協會主席Peter-André Alt的說法,大學的任務是「學術性質」的課程訓練,而技職體系的任務是「職業課程」上的訓練。這樣的說法,在過去科技發展較慢的時代裡,或許能說得通,但現今在人工智能(AI)的時代裡,許多技職在相關工具的使用上,不論是電腦或是工具機等,其間不但有高度的智能涵攝於其中,且亦須有學術理解及應用上的能力,因此,單純地以「職業」及「學術」做區隔,或也不很精準。

在許多不同職業別的工作,從純技能(如醫技)至高階技能(如醫生),再到學理(如病理學研究),它其實是建構出一個完整技術與學理上的光譜的,而在不同國家及經濟社會裡,或擷取光譜中的某一段,參與而成為國際分工中的一環。就臺灣來說,我們或許無法在各行業中,完全地參與各光譜中的每一個環節,但在自己能參與且有相對優勢的地方,就須做得好,才會在國際分工與競賽中,爭取到自己的角色與定位。

為此,只是虛有其表的「文憑主義」,不論是在技職體系下,或是在大學教育裡,都一定是「全民公敵」,是一定要全力克服的。當然,它的挑戰度也很大。

在許多場合中,只要談起技職教育,就一定有人提到德國,且建議以德國為師。其實,德國技職教育的成功,(在過去)也只有德國能成功,其他許多國家,包括臺灣,都只能學其表象,而無法得其精髓。其他的不談,以德國國民為例,10歲時就在學校老師的觀察及指導下,進行了技職及文理高中教育的分流,而到了15歲時,也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第二次的分流,就此定了終身,幾乎沒有回頭的可能。為此,若在技職體系下的人想進大學讀書,即使年過20,都須申請重入文理高中,補修完高中全部學程後,才能再申請入大學就讀,由此可見其制度的鋼性。對照上述臺灣在技職教育上的「困境」就可以知道,臺灣與德國文化及教育體制上的巨大差距,讓人有「橘逾淮為枳[註]」之歎。

其實,德國的技職體系,在過去很長的歷史中,是落實在基督教路德派的宗教思想與背景下,如此一來,人人專注於上帝賦與自己的角色與任務,在德國的社會裡,不論是木匠或是教師,職業無分貴賤,這是因為,人生在世,其主要目的是在事奉主,而期終能上天堂。為此,人人能更安其位、各盡其責,故能發揮其經濟及國力綜效,而終成為國家典範。

臺灣實無這樣的宗教及社會文化背景,相反的,更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儒家文化「反向」影響。因此,要學德國的技職教育,文化與宗教這一關,肯定就過不了的。

 

[註] 記載於《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的一則故事,橘生淮南則爲橘,生于淮北則爲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現已引為成語,表示同樣的事物會因為環境不同而發生改變。但事實上,橘、枳為不同物種。

作者:單驥/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臺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