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就業市場展望與職場趨勢


2022年第二季期間,Covid-19本土病例每日確診數約在3萬~5萬人之間,雖然疫情嚴峻,但並未影響企業徵才動能。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有77%企業如常徵才,7月全站工作數來到史上新高的101.4萬個。各產業中以電子/軟體/半導體業的徵才量最大,搶才觸角從碩博士、大學擴及到高中職,「最低學歷要求為高中職」的工作數三年成長1.3倍,半導體產線多需輪班、節奏快、耐高壓等特性的人才。

 

近三年企業徵才職缺數持續創新高

今年即使Covid-19疫情緊繃,由於樂觀看待臺灣整體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政府、民間應可有效控制疫情的信心,企業徵才動能並沒有像前二年一樣受到限縮,7月份整體產業的工作數再創新高。

以近三年7月同期職缺數相比,2022年企業徵才數不受疫情影響,職缺數屢創新高。

圖一、104人力銀行近三年企業徵才數持續創高

 

需求未滿足!多數企業徵才不受疫情影響

根據104職場力調查,76.9%企業如常推動招募計畫,僅21.4%企業暫緩招募。另外,由104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2021年5月受到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的清零政策影響之下,5~6月間104全站工作數下滑約15%,主要受疫情影響的產業為觀光旅遊、休閒運動、餐飲業、飯店住宿業與一般服務業。而今年4月全站工作數有101.3萬個,隨著政府防疫政策由清零轉變為共存,對經濟活動的衝擊較小,6月全站工作數仍有99萬個,未見明顯下滑,7月的工作數則回升至101.4萬個,再創新高。不受疫情影響的產業主要是電子資訊、軟體及網路、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半導體、營建與不動產、金融業等產業。

根據104職場力調查,76.9%企業如常推動招募計畫,僅21.4%企業暫緩招募。

圖二、2022年企業人才招募受疫情影響調查

 

疫情下工作價值觀與職場環境的改變

近年隨著全球COVID-19的疫情發展,加上戰爭、氣候、政治、經濟與社會等不確定、不可控因素下,使得人們重新審視與定義工作價值觀與生命的意義,「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會活一次」的人生價值觀在全世界逐漸成為主流。許多上班族認為不應該為了追求更多的收入與職位的晉升,為企業爆肝加班,犧牲自己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取而代之的工作價值觀是珍惜當下、追求身體健康與幸福感。

面臨職場內外部環境與上班族工作價值觀的改變,企業要能吸引與留任人才,必須重新思考與調整工作職場與勞動關係,以更彈性的方式任用人才,以達到企業永續發展的目標。

  1. 重新定義辦公場所

企業在執行防疫措施時,通常會透過遠距上班(WFH)、AB班分流上班、異地備援上班等方式維持公司正常營運。當企業營運必須與疫情共處下,企業必須重新思考與規劃,不同的辦公地點與空間可以滿足員工哪些身心需求。部份企業在104人力銀行刊登職缺時,會註記提供遠距上班或是混合上班模式的選項,據以吸引人才。這類的職缺數從2022年初的3,500個,預估到7月近8,000個,這類職缺數持續成長的潛力大。

  1. 嘗試創新的任用關係

有些人一周只能上2~3天班、或是在海外地區上班,企業如果擴大任用關係的彈性,不再侷限全職(Full Time)或正職的任用關係,採取工作分享(Job Sharing)、約聘、派遣、部分工時制等,都可以增加人才任用的彈性,並與獵才、派遣、人才開發等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建立人才來源的多元管道。

  1. 更具彈性的工時與排班制度

規劃更彈性的工時制度,讓每天可以提供2~4小時零碎式工時的人才投入職場。例如以4小時為一個班表單位,零碎式工時的設計也適合二度就業婦女、兼職者、中高齡與高齡者、身障者的任用方式,適用於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與一般服務業等產業。

  1. 運用新技術並提升員工科技與數位職能

透過新技術與科技的導入提升產能,減少現場工作,例如導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使用視訊面試搭配職能適性測驗,提升人才甄選效能。新科技導入後的職務內容變更與資訊應用能力,必須透過訓練發展來提升員工的數位能力。

  1. 建構多元、平等與包容的職場環境

臺灣整體人口結構的改變(如人口老化與少子化)是不可逆的事實,在人才的任用上,必須關注人才在年齡、性別、年資、學校、專業、居住地區或個人背景的差異性,尊重與包容每個人的特質與需求,建立青銀共融與共學的友善職場環境,透過人才多樣性與平等對待,打造符合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願景的職場環境。

作者:鍾文雄/一零四資訊科技(股)公司資深副總暨人資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