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智慧機械產業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摘要
本調查對象為智慧機械產業指標性業者,挑選問卷發送對象以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TAMI)、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及臺灣電子設備協會(TEEIA),從中篩選具指標性及對人才需求殷切之企業為主。智慧機械產業調查領域別,包含工具機、機械零組件、產業機械、工業機器人、電子及半導體生產用機械設備、工業自動化與系統整合等次領域,以瞭解智慧機械產業面對快速變遷的發展趨勢與競爭環境,業者所需關鍵專才及應具備之技能需求。
一、產業趨勢對人才需求影響
(一)政府以「5+2產業創新」為基礎,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政府配合「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將臺灣定位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打造臺灣成為全球智慧機械及高階設備關鍵零組件的研發製造中心,搶占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
在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智慧製造、數位轉型等全球長期發展趨勢維持不變的情況下,仍將持續協助產業從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5G通訊等三方面導入智慧製造技術,鼓勵業者發展智慧化零組件、整機、產線及智慧工廠應用方案,從而促進產業整體之智慧機械應用擴散,穩固臺灣在高階製造及全球供應鏈的一席之地。
(二)接軌全球淨零碳排發展趨勢
在2021年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中,因應近年來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影響,全球著眼2030中期減排目標及2050淨零碳排的總目標,各國也因此對於未來10年減碳規劃及未來30年的整體淨零路徑十分重視。
國發會在2022年3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以作為後續政府與產業推動淨零碳排的發展指標。透過以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4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的2大治理基礎,落實淨零轉型目標。其中在製造產業轉型部分,分別以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為3大面向實現「先減排,再淨零」,從低碳邁向零碳。在製程改善面向中,初步將以設備汰舊更新及導入智慧化能源監控系統管理為主,並透過新設備及節能技術、數位化管理技術減少碳排。而在產業實務應用上,企業可藉由提高設備能源使用效率、改良製程技術、導入智慧製造應用等方式,從而降低製程能源消耗。
二、人才需求質性分析
我國智慧機械應用技術、產品、服務主要有以下四大面向及環境趨勢:
- 零組件智慧化:透過嵌入式或外加式感測器模組應用,結合資通訊、機電系統應用技術,將重點機械元件智慧化,使關鍵零組件具備量測、辨識、預知(如溫度、振動感測/提醒、壽命預測)等功能,從關鍵零組件開始,從零組件智慧化到發展整機智慧化,從而提升工具機附加價值,對於在電控系統、機電整合及機械設計等跨領域專業人才有所需求。
- 單機智慧化:透過智慧化之關鍵零組件或於設備中裝設各項感測器及連網接口,使機台具備感測、即時擷取、傳輸、連網等功能,從而建立生產製程機台的資料庫數據,並可透過數據分析從而實踐生產資料的可視化,同時透過導入AI應用及巨量資料分析,發展機台之加工精度補償、自動參數設定及優化等智慧化模組,對於機器聯網應用、自動控制、機械設計、人機介面及巨量資料分析等跨領域專業人才有所需求。
- 整線智慧化:將產線智慧化的單機設備與製造執行系統(MES)、監控與資料擷取系統(SCADA)進行軟硬體之資料整合,從而實現全流程的數位化管控,使產線具備彈性生產、混線生產、自動化全面排程、檢測及產能調整等功能,對於機器人感知系統、巨量資料分析、物聯網應用、資通網路規劃及智慧化生產等跨領域專業人才有所需求。
- 整廠智慧化:串聯工廠製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SCM) 及客戶關係管理(CRM)等企業營運層級資訊系統完成從製造端到客戶端的資訊鏈整合,建構數位生產平台以達到供應鏈產能的最佳,對於智慧化生產、物聯網應用及資通網路規劃等跨領域專業人才有所需求。
- 環境趨勢(後疫情之產業行銷及淨零碳排):受疫情影響,機械產業行銷方面對於實體展覽的侷限性,發展出線上虛擬展覽平台並逐步拓展機台外觀設計美學,對於產業企劃、工業設計等跨領域專業人才有所需求。而企業面對淨零碳排趨勢發展,亦會從碳盤查作業及資料分析出發,針對自身需求透過智慧化技術導入生產流程的減碳與節能,對於節能量測與驗證、儲電系統整合、巨量資料分析、智慧生產等跨領域專業人才有所需求。
根據前述產業驅動因素及企業因應動態,本調查彙整出2023~2025年智慧機械產業16項主要的關鍵職務。整體而言,智慧機械產業專業人才條件,在學歷需求方面:各職務均需具大專教育程度;在科系背景方面:各項人才大多要求具備電機與電子工程、機械工程、產品設計、資料庫/網路設計及管理、資訊技術、軟體開發、系統設計及工業工程等學類科系等學類背景。在經驗方面:各職務均要求2-5年工作年資。
此外,在招募情形方面:業者反映各項人才均面臨招募困難問題,但無海外攬才需求。其中,人才主要欠缺原因為人才供給數量不足及在職人員技能或素質不符。
關鍵職務 |
人才需求條件 |
招募情形 |
||||
---|---|---|---|---|---|---|
工作內容簡述 |
最低學歷/學類科系 |
能力需求 |
工作年資 |
招募難易 |
海外攬才需求 |
|
機器聯網與應用工程師 |
在智慧製造領域中,規劃與選用合適安全的機器聯網解決方案、評估設備資料存取方式、建置與測試機器聯網通訊及連線傳輸感測器訊號、整合機器聯網應用與精進機器聯網系統,讓設備單機、整線、整廠、跨廠區連線並持續進行優化。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智慧生產工程師 |
依據訂單需求,落實智慧製造生產線的生產排程與流程管理,執行精實管理,以確保智慧生產線運作順暢,能快速處置智慧生產線異常及防止再發,以維持產線穩定度,有效提升產能,達成生產良率與效率目標,同時也配合新產品開發計畫進行試量產,以確認可進入量產階段及優化生產條件。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物聯網應用工程師 |
以產業需求的思考角度出發,熟悉物聯網系統之組成架構與雲端服務模式,提出安全及可行之物聯網解決方案,並具備有效排解問題的能力以確保系統順利運作。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工具機機械設計工程師 |
能夠做模組的裝配設計,瞭解公差、裕度、設計強度剛性的需求與計算,並根據用途選定正確的機械元件,配合資深工程師/主管設計符合目的的機構整機與外觀護罩。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機器人機電整合工程師 |
參與產品或專案先期設計及規劃,並依客戶功能需求,進行機械及電控系統模組之設計、整合與測試規劃,使其符合品質安全規範,進而達成機器人系統最佳化。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機械設計工程師 |
根據顧客及市場需求,與相關部門共同訂定產品規劃書(包含機械元件與電控元件規格),完成符合規格的整機及細部設計,並於產品製作過程中與相關單位人員進行溝通,且參與測試檢驗。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電控系統工程師 |
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訂定產品規格與功能,選用零組件,進行電控軟、硬體設計、機電整合及製作作業標準書,在驗證後根據測試結果進行系統調整,最後完成各類文件之撰寫。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自動控制工程人員 |
執行產業自動化系統工程施工規劃、建置及維修作業。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工具機軟體人機介面工程師 |
針對工具機朝向高速化、智慧化與高精度等特點設計直覺式操作之人機介面與應用整合軟體。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資通網路規劃人員 |
資通網路系統規劃、建置與維護管理;專案建置管理等作業。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機器人感知系統工程師 |
依據機器人產品目的與特性,選用或研發適當的感測元件;將感測器擷取之訊號轉成可用資料後,運用高效能法則(演算法)的架構,使機器人具有環境感知能力,以協助空間定位、避障規劃、路徑規劃、人機互動等設計。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巨量資料分析師 |
依客戶或公司自訂目標,能具體執行資料加值的各項作業,協助產品建構與決策最佳化。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節能績效量測與驗證工程師 |
依據客戶所確認節能範疇,進行節能績效保證或其他減碳計畫之量測與驗證規劃與執行,確認節能減碳成效。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儲電系統整合工程師 |
根據儲能產業之儲電產品應用特性及顧客需求,執行產品設計開發團隊整合工作、接洽客戶進行溝通協調及確認需求內容與提出回應,在開發過程中分析相關數據、資訊回饋、初期品質分析之工作,達成有 效協調專案進度及準時產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行動應用產業企劃專員 |
從公司整體營運方向規劃出各項行銷策略及執行計畫、協助公司發展品牌定位,並規劃及執行各項品牌經營計畫、利用議題操作促進媒體曝光、增強市場對品牌認知廣度及深度、熟知品牌、業務或發展需求、進行各式行銷專案規劃及執行、宣傳媒體之選擇、洽談、內容規劃、執行協調及效益評估、各項計畫工作及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進度管控、設計製作平面文宣、海報、DM、規劃商品包裝的設計理念、設計公司企業形象識別。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設計產業工業設計師 |
探索人的需求與行為,結合環境因素與生產技術,最終將美感透過創意的方法,將造形與機能整合於一個產品上,豐富並美化社會的工作者。 |
大專/
|
|
2-5年 |
難 |
無 |
資料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2023-2025智慧機械產業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2022/12)
調查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註]因應經濟部組織改造,自112年9月26日起,經濟部工業局正式更名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