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危機爲機遇:VUCA時代下的組織敏捷轉型


「我們始終要面向未來;當你周圍的世界發生變化,且變化對你不利的時候,
原本的順勢而爲變成了逆流而上,你必須知道如何逆流而上,因爲抱怨沒有任何用處。

——Jeff Bezos, 亞馬遜(Amazon)首席執行官

 

企業處在VUCA時代[註]下的人力變革,由社會及政治問題帶來的不穩定性,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第四次工業革命等因素引發了一場完美的變革風暴,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更是加速了企業轉型的進程。

 

視角一:韌性轉型(Transform for Resilience)

在COVID-19疫情期間,「復原力」議題上升到戰略議題的首位,許多領導人更表示希望能汲取經驗教訓,以加強應對未來的危機。

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BCG)於2021年發布《韌性轉型:完美時代的必要條件(Transform for Resilience: An Imperative for Good Times Too)》報告,內容基於過去25年內對1,200家公司轉型的研究,發現大約一半的企業轉型未能提高應對未來危機的「韌性」。BCG的研究表明,具有韌性(Resilience)特質的企業在行業穩定時期能創造企業價值,同時,在危機時期也有近三分之二的企業營收表現優於同行。

如何衡量韌性對轉型的影響呢?我們必須先量化「有韌性的公司為應對危機而創造的總價值」。BCG說明韌性創造企業價值的三個階段(參見下圖一)。

具有韌性的企業,在受到衝擊時能更好地應對衝擊(第一階段);更快從衝擊中復原(第二階段)、且復原程度較高(第三階段)。

圖一、韌性於受到衝擊的三個時間階段,實現的總價值

資料來源:BCG, 2021.

 

由此,我們可以觀察到,韌性轉型對於企業受到衝擊影響時,產生的價值分別為:

階段一:藉由韌性,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衝擊,受到更小的影響。

階段二:藉由韌性,幫助企業適應新情况,更快地從打擊中恢復。

階段三:藉由韌性,幫助企業更有效率在新環境下重新啟動業務、蓬勃發展。

 

視角二:以動力學思維,打造敏捷轉型組織

從動力學思維的角度看轉型,就更能理解,轉型就是一種「組織運作的模式和習慣從原有模式切換成另外一種模式的過程」,在轉型的過程中,新的模式和習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達到下一個狀態。

最經典的模型就是波浪分析(Wave Analysis)。波浪分析源自國際非政府組織ICA (The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文化事業學會的一個引導工具,主要適用於對過去至今的現狀做一個梳理分析,波浪分析不僅有助於收集事實、澄清現狀,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組織在面臨轉型時,梳理系統性脈絡,把過去、現在、未來串聯爲一個整體概念,來洞察現狀與未來的趨勢。

波浪分析基本模型包括開始形成、衝刺、暗潮、波鋒、漩渦等階段。

圖二、ICA波浪分析模型

 

接下來,該如何運用波浪分析?如果我們把組織隱喻成這幅衝浪的畫面,此刻,是什麼牽引著組織的波動?組織目前在什麽位置?在浪頭、浪尖、浪尾,還是在從浪尖往海平面跨越的橫切面,又或者是在漩渦和暗潮中翻覆拉扯,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為了達成系統化轉型目標,組織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挑戰,包含了引領組織變革、願景共創、團隊協作,組織經驗萃取與反思能力…等等,從上一個階段邁入下一個階段,組織需要面對的挑戰議題。

將波浪分析模型套用在組織轉型,每個階段都有不同挑戰,包括洞察需求確立方向、清晰策略面對挑戰、深耕文化啟動變革、建構團隊塑造優勢、萃取知識再造新局等議題。

圖三:組織轉型需要面對的挑戰議題

 

視角三:培養自我顛覆型領導者

轉型的關鍵在於人,需要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决定。要想成功轉型,組織需要跨越傳統的領導方式。

轉型能力强的組織善於培養自我顛覆型領導者,這類領導者善長應對模糊性,能夠不斷完善自我,懂得激勵員工,讓員工成爲决策者。自我顛覆型領導者具備五個關鍵特質,即預判、驅動、敏捷、合作和信任的能力。他們可以快速適應環境並抓住機會,懂得建立牢靠的夥伴關係和工作關係,建立跨界信任,實現協調合作。他們會藉由實現目標,來推動成果,同時以樂觀和願景來引導組織成長。

最後,回到目前的VUCA產業環境,在政治摩擦、國際衝突和社會動盪此起彼伏的情境下,企業突然不得不面對嚴酷的現實,竭盡所能迎接顛覆,做出相應的調整。領導者必須反思自身的轉型能力,隨時準備進行必要的變革,進而推動組織轉型。

適應性最强的組織是積極主動的,總在被顛覆之前,尋找方法率先自我顛覆,敏捷向前。企業必須堅持不懈地打造韌性轉型的思維、運用波浪分析,協助組織在面臨轉型時,共同探索、共同看見趨勢與未來的可能性,最後培養自我顛覆型領導者,捉住每一個關鍵時刻,幫助企業和組織提升價值,化危機爲轉機。

 

[註] VUCA是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縮寫,如今已成了管理界的時髦字彙,指的是產業與生活型態急劇變化的現象。

 

延伸閱讀:

  1.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Transform for Resilience: An Imperative for Good Times Too”, 2021.
  2. Deloitte, “How Digital Transformation—and A Challenging Environment—are Building Agility and Resilience”, 2021.
作者:徐子修/臺灣職涯發展專業人員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