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產學合作、營造產學雙贏


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強弱,可由產業的結構與興衰、人才的培育養成以及研發能量的展現評估之。國家內部整體活力的有效發揮,以經貿成效最為明顯。而前瞻創新的研發系統支援,始能使企業產品永遠具強大競爭力,保持市場的領先地位。可肯定的是,研發能量乃是未來企業國際競爭中不可或缺的重大元素。以目前全球產業激烈競逐的環境中已體悟出:各種產業都需要具備研發創新能力才有競爭力,才擁有獨特品牌,增大附加價值,甚至掌握市場優勢。

台灣研發人才高達70%,分布於國內各大學校、院擔任教職,約25%服務於中央研究院與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山科學研究院及各部會的財團法人與研究機構,其餘約5%研發人力則分佈於高科技企業公司。這顯示台灣企業體受限於人力、財力的規模,無法長期支撐龐大且無可預知的研發經費。為協助提昇國內產業的競爭力,甚至讓國內產業具有領先於國際的地位,以目前國內的內部的實力與環境條件,唯有致力於「產學合作」才是正途!

產學合作可以創造產學界雙贏的結果。對產業界的影響包括:運用適量研發經費,建立產學合作團隊,有助於提升產業界的競爭力;改善生產技術或設備,提升效率、降低營運成本;長期產學合作開啟新的營運契機,有機會獲得新技術、甚或共同擁有新的專利與技轉;提升產業界的視野與思維,低額產學合作研發生產巨額效益與市場強大競爭力。

產業合作對學術界也有很多正面的影響,這包括但不限於:體認理論基礎與應用研究連貫性,強化研究深度;新奇研究主題,提升研究能量;累積大學研究經費,厚植校務發展基金;將學校能量回饋社會。

台灣中小企業型態的發展,在1970年代後曾創造經濟奇蹟,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國力的累積貢獻非凡。然而21世紀的國際經貿、產業發展型態丕變,以傳統中小企業的規模與經營方式已無法在洶湧的國際環境中安身立命,甚至面臨的營運環境更為險峻。為能提昇台灣產業的競爭力,僅靠產業界的能力,實有不足之處,由於研發創新乃是提昇產業競爭力最直接快速的途徑,因此如何善用國內學術界的龐大研發能量,協助產業升級所需之研發能力,營造產學雙贏,實為未來政府應積極推動的要務。然而產合作的運用尚需各種行政、制度與效能的配合,因此政府宣示產學合作的重要性,實為產學合作成效的重大關,鍵唯有產、官、學、研密切合作配合,才能讓台灣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開創另一次的台灣經濟奇蹟。

(本文完整內容出版於童振源、方頌仁、陳文雄編的《矽谷成功經濟學》,博碩文化出版,2016 3月。)

作者:黃煌煇/國立成功大學前校長、宇泰海洋工程科技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