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國際產學趨勢看我國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發展策略


青年創新創業人才是決定未來產業發展強弱的主要力量。許多當今叱吒風雲的跨國大企業,例如APPLE、Microsoft、Yahoo、Google、Facebook…等,當年都是由20幾歲的有志青年在學校或車庫中發跡,進而成為對全球產業影響深遠的重要公司。

誠然,「創新」或許還有學理架構和產業案例可供參考,但「創業」經驗卻往往無法在課堂上傳授,幾乎得以實務經驗為依歸,只能在成王敗寇的市場實戰中追尋成功者的經驗與足跡。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傳統教育模式顯然已無法滿足培育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如何借鑒國際成功經驗,透過大學教育模式創新,厚植產學合作能量,激發青年創新創業動機,積極培育具備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青年人才,實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由美國、英國、芬蘭、日本…等世界各國成功發展趨勢觀察,大學皆扮演了推動產業創新發展以及創業人才培育搖籃的承先啟後重要角色。以美國而言,許多新興科技創業的成功典範,大都是由大學的研發成果轉化為商業應用,再結合資本市場的積極運作,由此孕育出許許多多成功的新興創業家,成為推動新一波經濟發展的主要動能。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統計,自1990年以來,MIT畢業生平均每年創建超過150多家新創公司,截至2000年為止,該校畢業生已經創辦超過4,000家新公司,雇用超過110萬人,創造出2,320億美元以上的銷售額;美國Stanford大學則與矽谷自然形成產學合作的創業生態系統(Ecosystem),積極激發學生投入創業而不只滿足於到大企業就業,由此培養出眾多當代知名科技企業,如HP、Google、Yahoo、NVIDIA、Cisco及eBay等公司皆孕育自Stanford大學;英國Oxford牛津大學特別成立ISIS公司,負責管理大學的技術移轉及提供新興產業的顧問諮詢服務,支援學者們將研究成果申請專利、透過技術入股、創辦衍生企業等形式積極拓展商業化的市場機會;芬蘭Aalto大學更以創業型大學自居,非常著重學生在創新及跨領域學科的學習經歷,以培育學生具備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能耐。

台灣向為世人讚許的經濟奇蹟,大部分是由中小企業主辛勤努力打拼而來,「創業」對於台灣人民來說並不陌生,台灣向來就是全球聞名的創業之島。2011年9月由WEF(世界經濟論壇)出版的「2011-2012年全球競爭力報告(GEM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指出,台灣已由「效率驅動往創新驅動轉型」階段晉升為「創新驅動」階段,顯示台灣已成功轉型邁向創新導向經濟。根據2012年GEM報告,台灣在創業認知機會比例為39%,居於亞太及南亞國家之7國的第2位;創業意圖比例為25%,居於第1位,顯示台灣尚未參與創業活動人群中,約有四分之一在未來三年內期待投入於創業活動,此數值更高過於創新驅動經濟體的所有國家;認為創業為很好的職涯選項,居於亞太及南亞國家之7國的第3位;媒體對創業之關注,居於第4位;而在害怕創業失敗的認知比例(26%)則遠低於其他國家。

在青年創業人才的培育方面,經濟部及教育部近年來皆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政策。筆者因同時擔任教育部「大學校院創新創業紮根計畫」及「U-START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主持人,對於創新創業課程、產學合作機制,各大學及各大公協會積極培育青年創業人才,激發校園創業社群成立,為大學校園創業環境提供良善的發展環境,亦瞭然於胸。四年多來,U-START計畫已成功催生超過1,800餘個創業團隊,創辦約300餘家新創公司,存活率約63%,可說是獲致了初步的成果。

就筆者多年來推動青年創業相關計畫的實務經驗觀察,青年創業家們的核心競爭力不是資金、不是規模、更不是技術,對於青年創業家來說,能夠在不斷的失敗中持續的學習而具備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就是青年創業家們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如何借鑒國際趨勢,掌握歷史契機,透過政府計畫地推動與領導下,透過創新的產學合作機制與大學教育模式創新,使創業青年能有更多機會相互交流、學習成長、截長補短,進而培育出更多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新一代創新創業青年人才,將是下一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所有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願與諸君共勉之!

作者:廖肇弘/中國文化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執行長